康老师

专家:浅谈儿童达到顺从的三个阶段

2016-02-08 02:59:22
相关推荐

天才宝宝的由来也是从小教育得好,因此父母们要重视早教这个话题。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下专家:浅谈儿童达到顺从的三个阶段,累积更多的早教小知识尽在育儿百科。

童培俊 上海心桥教育机构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

一、什么是顺从

以往顺从的含义是,教师和父母告诉儿童做什么,儿童就去做什么,这是传统教育中的顺从。在蒙特梭利教育中,顺从就是这样一种感觉:荣耀和快乐。意志是服从的基础,先有意志后有服从。幼儿期是形成意志的关键期,儿童都在学着依自己的能力遵守规则,当规则难度太大,儿童没有能力遵守时,强迫儿童就会带来我们意想不到的恶果。顺从才是儿童的正常状态。当儿童不顺从的时候,正是他没有能力顺从的时候,那是他的意志力没有完善。

二、顺从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儿童有时顺从,但并非时时如此,在这个阶段里,顺从与不顺从是相互交织的。这可能给你留下“任性”的印象。我们的很多孩子回家以后的表现令父母头痛:“唉!这个教育不行,我们的孩子才去了一两个月,回家已经任性得不行了。”

第二个阶段是,儿童不再因缺乏控制而导致障碍,如果儿童具备了这种能力,做起事来就不会有障碍。比如说,他端水,能够控制自己的手和身体,使水杯里的水不洒出来,她就没有障碍,这种能力一旦建立起来,教师或家长请他帮忙时,他会快乐而兴奋地去做,他在这个时候就能顺从,以便在真实地生活中检验自己的能力。这样她的能力就会得到进一步的巩固,这是他迈向顺从之路的一大步。

第三个阶段,儿童会渴望顺从,这时顺从只是转向他认为优秀的人。他突然发现能够从这个优秀的人那儿获得指导,获得帮助,从而产生了新的热情,变得渴望顺从了。当人达到某种状态的时候,顺从便成了一种渴望。儿童已经意识到教师能够做自己不能做的事情,他对自己说:“因而她能使我变得与她一样聪明。”当儿童有一天忽然认识到一个成人的能力超出他的时候,他就愿意顺从了,这就是生活。蒙特梭利说,顺从应为人类社会带来益处,若没有顺从,社会生活就会变得杂乱无章。

三、儿童在三个阶段中的现象

第一个阶段的表现:儿童与否同他具备的能力有关,所以判断孩子是否顺从地时候,我们必须与儿童现有的能力联系起来判断。蒙特梭利认为,儿童在零至三岁以前是不可能顺从的。这个时候,怎样让他顺从呢?比如说,他这时想玩水,你告诉他:“好,去玩水。”他这个时候地本能冲动与你的命令正好一致,他顺从你,如果不一致,儿童就绝不会顺从你。他根本听不明白你所讲的,除非惩罚代替了说教而使儿童恐惧,他才会顺从。蒙特梭利说,必须了解儿童已经达到了什么发展阶段。儿童在三岁以前是不可能顺从的,除非他接受的命令和他的冲动相一致。

三岁以前是儿童个性发展的重要阶段,蒙特梭利说,三岁以后,在幼儿能够顺从以前,他肯定已经发展了某种品质,他不可能突然就按另一个人的意志行动,也不可能一夜之间就能理解我们要求他所做的事情。在这三年中,儿童是通过活动,在事物中缓慢地形成他地内在品质的。品质只有牢固建立以后,才能为儿童意志所运用。我们知道,许多孩子到了一定场合,是不遵守公共秩序的。儿童爬椅子,一方面是他需要练习攀高爬低,另一方面因为他太小而需要站立起来观看,这时你不能也无法要求他不这样做。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观察会帮助儿童建立一种秩序:在一个正式的、高雅的地方,我不能够再这样做。如果你不训斥他,而是提醒他、宽容他,给他时间观察和自我调整,他就会发现这种规则,然后他会试着去做,虽然有时成功,有时失败,但都没有关系,儿童会慢慢养成一种习惯,也就是蒙特梭利所说的习德。当这种习惯一旦巩固下来,他就会为儿童服务,也就是说,这种习德就能为儿童的意志所用。所以作为家长要从不骂孩子,只是不断提醒孩子。这样儿童在任何地方,都会把握好尺度。

第二个阶段的表现:就是在一次执行命令中,他可能成功,但下一次就不一定成功,儿童做事情都是这样的。比如说,他要把水灌进瓶子里,他第一次灌的时候,可能成功,一次就灌进去了,但是,第二次灌的时候可能不成功,这个时候,我们成人应该不去管他,儿童恰恰是通过灌水来控制他的手,所有成功的前面阶段必然是不成功,每一次的不成功都刺激儿童重新再做一遍,这反复的过程锻炼了儿童的能力。儿童通过自发的反复练习,能力被固定了,儿童就这样固定和掌握自己的一切,做起事来就不会有障碍。

还有一次,当孩子想吃玉米,就问我:“玉米是什么?”我说:“玉米就是一粒一粒的,这么长的一个植物果实。”显然“植物”这个概念她不懂,她又问:“植物是什么?”结果,我就硬是没有给她讲情“玉米”是什么,她跑去问另一位朋友:“玉米是什么?”朋友说:“玉米跟茄子一样,是一种可以吃的东西。”然后她就明白了:“啊,我知道了。”朋友用类比的方法,使她掌握了这个词语,从这里我也想到儿童学词汇、学语言的情形。很多成人对儿童讲这个讲那个,讲得有多又复杂,孩子越听越糊涂。显然,儿童必须通过现实中的实物去掌握基本词汇,等这类词汇达到了一定的量时才可以用词句解词,用图片、类比等东西解词,就像词典那样。

第三个阶段的表现:蒙特梭利自己举了一个静坐的例子。她说:“只有在场的所有人都乐意时,才可能达到完全的安静,哪怕只有一个人也能打破它。”比如,每次接力赛的时候,我们的孩子跑到半路,突然发现一个警察跟一个人说话,他就可能停下来,拿着接力棒观察警察说话,直到那个警察说完走了,这个孩子才接着跑起来,把接力棒传给另一个孩子。这是我们的老师就会急得大叫:“快跑呀!跑呀!”但孩子们不急,就是站着不动,新来的老师就说他们没有集体荣誉感。蒙特梭利认为,那是因为儿童的注意力没有放在赛跑上。即使那个警察不出现,那个小孩子也不能达到那种状态。当儿童能够达到顺从这个状态的时候,他会发现,若一个人破坏了这个状态,整个氛围、整个环境就会受影响。

儿童在漫长的头六年不断按自己的心智发展、并建立相当的能力后,他开始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且开始顺从这种规律,第三个阶段的顺从就建立了:顺从真理。蒙特梭利讲,顺从是意志发展的最后阶段,儿童达到的顺从水平如此之高,因而最终成为成人的榜样。

早期教育不是提前学习,早期教育是身体、情感、智力、人格、精神全面成长的教育,开发智力是应该的,但学知识还不是它的目标。0至7岁是儿童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如果这一时期能够丰富儿童的生活,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给予正确的教育,就能加速儿童智力的发展,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形成奠定基础。

第一阶段:周岁以内

周岁以内的幼儿,主要是通过父母的照顾和关怀,爱的传递,消除他对环境的陌生感,让他对自己的亲人有依赖,产生情感上的满足。

第二阶段:1岁-3岁

1岁到3岁的幼儿,应该是通过与父母以及亲人的相处,让他建立安全感,让他对他人和环境、对自己拥有信任。孩子必须怀有这样的信念:“世界是可靠的,生活是美好的,父母以及他人是可信赖的。”才能获得生存的动力、勇气和毅力。安全感好的孩子内心坚信:“我是可爱的,我是被爱的,我的存在是有价值的,我有能力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我相信自己的判断。”有安全感的孩子意味着:安全感充足,孩子才能发展自己,不会受到外界的左右和干扰,也不会遇见困难轻易放弃努力。

第三阶段:3岁-6岁

3岁到6岁,就应该适当增加孩子与外界的接触,培养他的人际交往能力,初步培养他的社会性,让他能跟同龄孩子共同玩耍,在孩子开始有与人交往的意愿时,父母应该为他提供一个不分年龄、不分阶层、不分性别的人际交往环境,让他在面对不同的人的时候能够表现出真实自我。同时,这段时期应该顺应孩子的本性发展,给他一个自由快乐的童年。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