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春季修身养生方法和饮食变化

2017-01-06 分类:生活

下面是个超简单的春季修身养生方法和饮食变化教程,小编精心挑选推荐,大家行行好,多给几个赞吧,小编吐血跪求~

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这时如果你还像冬天那样窝在床上睡懒觉的话,可是辜负了这大好春光哦。经过一个冬天的静养,这个时候你可以早睡早起,到小区里散散步,把头发舒展开,放松形体,使情志随着春天生发之气而不可折逆它,这就是适应春天的养生方法。 因此,春季以舒畅身体,调达情志为修身养性养生方法,从而启开一年之中新的生活篇章。

1、饮食以清淡甘味为主

春天这个舒爽的节气,根据中医师临床经验发现,此时服用强肾配方与固肾药膳,对肾功能初期恶化与肾病末期患者的疗效皆可达6成以上,同时也提醒患者注重春季生活调理,饮食以清淡甘味为主。这是因为肾脏病的治疗和肾脏的保健除了根据病情症状进行治疗和调养外,也可依据节气的不同加以配合用药,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特调的春天强肾方自然会如虎添翼。

想要在春天好好养肾的人生活调理也不可忽视,例如早起呼吸新鲜空气,做柔软体操,尤其应注重保温工作,以免罹患感冒;另外在饮食方面,则不可过于辛辣油腻,以免损及肝肾,因此建议食用蔬果清淡食品,如山竹、莲藕、薏仁、黄瓜及香瓜等。

2、出门行走要防风

风是春天的主角。和煦的春风吹绿了柳梢,催开了百花,也唤醒了人体的生机。然而,上海石氏伤科邱德华副教授指出,风善行而多变,若是太过,则危及健康。

春风首先易伤人肺部。中医认为,肺合皮毛。就是说风邪侵袭皮肤后,进而使肺受到伤害,可导致肺气宣降失常,引起头痛发热、鼻塞流涕、咽喉疼痛、咳嗽气喘等症状。二是祸及人体其他脏器。中医认为,风邪善行数变,来去迅速,变化多端,上下窜扰,滞留于皮毛或肌肉腠理之间,易发生皮肤风疹疙瘩,瘙痒难忍,但有时去也迅速,常不留任何痕迹。三是与其他邪兼杂为患。风邪与热、寒、湿等邪合而为病,如常见的风热外感、风寒外感、风湿痹痛等,风寒湿邪侵害脾胃,可引起恶心呕吐、胀满不适、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胃病春季易复发。因此,春季养生必须重视对风邪危害的防范。

春天由寒转暖,温热毒开始活动。如果平时身体虚弱,就会因受风热外邪而发生风温病(如流感等)。根据民间经验,可在住宅内放置一些薄荷油,任其慢慢挥发,以净化空气。

3、科学生活避开病毒侵袭

春天的天气变化无常,是一个传染疾病的多发季节,人们很容易染上流行性感冒,如急性支气管炎、肝炎等,并且流脑、麻疹、腮腺炎传染病也盛行,疾病的发生与细菌、病毒感染有着密切的关系,染病后是否发病很大程度上直接取决于个人的体质和起居调摄。为此,名中医秦亮甫教授指出,人们要有一个合乎科学的起居习惯,因为春天还阴寒未尽,冷空气还时常活动,昼夜温差幅度大,增衣减衣要随天气变化,不宜过早寻求轻松。同时保证定量睡眠,打开窗户,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清晨早起,适当地在户外进行一些体育锻炼,如晨练气功、打太极拳、做健身操等,有利于防治春病,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

提醒:春季饮食三时期的变化

早春时期

为冬春交接之时,气温仍然寒冷,人体内消耗的热量较多,所以宜于进食偏于温热的食物。

饮食原则:选择热量较高的主食,并注意补充足够的蛋白质。饮食除米面杂粮之外,可增加一些豆类、花生、乳制品等。

早餐:牛奶1袋(250毫升左右),主食100克,小菜适量。

午餐:主食150克,猪牛羊瘦肉(或豆制品)50克,青菜200克,蛋汤或肉汤适量。

晚餐:主食100克,蛋鱼肉类(或豆制品)50克,青菜200克,豆粥1碗。

春季中期

为天气变化较大之时,气温骤冷骤热,变化较大,可以参照早春时期的饮食进行。在气温较高时可增加青菜的食量,减少肉类的食用。

春季晚期

春夏交接之时,气温偏热,饮食原则为选择清淡的食物,并注意补充足够维生素,如饮食中应适当增加青菜。

早餐:豆浆250毫升,主食100克,小菜适量。

午餐:主食150克,鱼蛋肉类(或豆制品)50克,青菜250克,菜汤适量。

晚餐:主食100克,青菜200克,米粥1碗。生活小窍门

延伸阅读:

日常生活食品卫生常识

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问题的频繁发生使得消费者对食源性疾病的关注程度有所提高,但消费者对食品中病原体的认识仍不够。家庭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生熟不分,熟食存放时间长,食品不及时冷却,制作食品过程不反复洗手等。这些问题使得家庭里的食源性疾病散发的数量远远比集体性食物中毒更为常见。日常生活食品卫生常识要提高饮食卫生,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重点在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卫生习惯为主,主要注意一下几点:

1、选择经过安全加工的食品

例如,要购买经过巴氏消毒的牛奶而不是升牛奶,选择新鲜的或经过辐射处理冷冻的家禽。某些生食的食物如生菜,需要彻底清洗。

2、食物烹调要彻底

许多生的食物,尤其是肉类、蛋类和未经过巴氏消毒的牛奶可能受到病原物的污染。彻底烹调可杀灭病原微生物,要记住食物的各部分的温度至少要达到70℃。冷冻的肉、鱼及禽类食物,在烹调之前必须充分解冻。

3、做好的食物应立即食用

当做好的食物冷却到室温时,微生物开始大量繁殖。放置时间越长,危害越大。基于安全考虑,应趁热食用。

4、小心地储存熟食

若必须提前准备食物或打算保存剩余食品,应确保食品在高温(60℃以上)或低温(10℃以下)条件下保存。但婴儿食品不适合贮存。

5、剩余的食物在食用前加热要完全

完全加热是指食物的各个部分温度至少达到70℃。

6、生熟分开

完全可食用的熟食品通过与生食物的接触会受到污染。所以应避免生、熟两种食物接触。

7、反复洗手

在开始准备食物之前或去过洗手间后,或在准备完生食物后再处理其他食品之前都要洗手。家庭宠物如狗、猫、鸟类,经常携带病原体,有可能通过手转移到食物上。

8、保持厨房和用具表面的清洁

为防止食物受到污染,准备食物所使用的任何面板必须保持清洁。接触盘子和器具的布片应经常更换,二次使用之前应经过蒸煮处理,抹布也要经常清洗。

9、防止虫媒、鼠和其他动物污染

动物经常携带引发食源性疾病的微生物,使用密封的容器贮存食物将得到更好的保护。

10、使用安全水源

安全的饮用水和食物同样重要。若对供水有任何疑问在加入食物中或制成冰块食用之前将水煮沸。婴儿食物使用的水要特别留心。

总结:多注意日常生活食品卫生常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