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北阳平遗址的历史性贡献

2017-12-18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180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北阳平遗址位于灵宝市的西北部,东距灵宝市区约20千米。该遗址坐落在阳平小塬的中南部,在北阳平村西。

海拔高度430~470米,高出现河床20~60米。地势较平坦,东边依阳平河的一面坡势较缓,西边临关子沟的一面呈峭壁状。

该遗址南北长近2000米,东西宽约400500米,文化层厚3~5米,略呈“西南-东北”走向,总面积达90万平方米,是目前国内发现的仰韶时期大型的古文化遗址之一,有“十里长街”之称。

1956年,灵宝文物工作者首先发现了北阳平遗址。之后,1980年、1984年原洛阳地区文物处组织了两次调查,主要是弄清了北阳平遗址的范围、包含物年代等。

1988年,当地文物部门又组织了第三次调查,为北阳平遗址建立了“四有”档案。1998年,河南省考古研究所领队,组织市、县两级文物部门,以北阳平遗址为重点,对周边其他遗址进行调查。

这次调查,对北阳平遗址相关内容进一步确定,划开了与北阳平遗址有较大距离间隔的下河村遗址和乔营遗址,确认北阳平遗址范围,北阳平遗址为铸鼎塬聚落遗址群中面积最大的遗址。同时,又调查发现了周边属于仰韶文化时期的32个遗址。

1999年2月至3月,河南省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河南一队、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和灵宝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组成联合调查队,对铸鼎塬聚落遗址群进行了第五次拉网式调查。

这次调查历时近一个月,调查涉及铸鼎塬周围阳平河流域和沙河流域的25个遗址,取得了重大收获。北阳平遗址进行了两次考古发掘。

第一次发掘于1982年8月,由洛阳地区文物处组织,在北阳平遗址中部发掘面积175平方米,共清理房基2座、墓葬13座(含3座战国墓)、灰坑11个,出土文物200多件(其中完整器物27件),主要有泥质红陶罐、彩陶盆、陶、陶缸和石斧、石铲、穿孔石刀等,进一步确定该遗址为仰韶文化中期遗址,且延续时间较长,直至商周。

第二次发掘时间为1999年11~1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三门峡文物工作队、灵宝文物管理委员会组成的联合考古工作队发掘,在北阳平遗址中部,发掘面积320平方米,发现仰韶时期灰坑24个、墓葬2座、房基3座,出土各类陶片、石器、骨器共10万余件,经整理,较完整的有110件。

陶器以泥质红陶为主,夹砂红陶为次。器物为各种类型的折沿、卷沿鼓腹盆,夹砂褐陶、灰黑陶、上腹部饰多道弦纹的鼓腹折沿罐,敛口浅腹平底钵,双唇口尖底瓶,釜,灶等器表以素面为大宗,另有一定数量的弦纹、绳纹、线纹和彩陶。彩陶纹饰以圆点、弧线三角、勾叶、垂嶂、条纹的组合图案为主,华丽繁褥,显示了较高的审美水平。

这次抢救性试掘获得了重要成果首先,这次试掘基本搞清了北阳平遗址的文化内涵,在年代上晚于以东庄村为代表的仰韶文化遗存,而又早于以西王村仰韶文化晚期为代表的遗存,属于典型的庙底沟类型。

虽然迹象早于庙底沟一期和晚于庙底沟二期的也有,还有周代的文化层,这说明这里古人类居住时间很长,但最发达的还是庙底沟时期。

其次从出土的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看,种类繁多,制作精细,绝非一般工匠所为。大型器物令人震惊,如口径94厘米的大缸、90厘米的黑陶大瓮、50厘米的夹砂大缸,在同时期其他遗址里是不多见的。

超薄大型红陶小口尖底瓶,即使现在的工匠制作也有一定难度。制作精细的庙底沟时期的小口尖底瓶瓶盖和陶塑人头艺术像,在河南豫西考古史上实属罕见。

更令人惊喜的是在两块彩陶盆沿上发现两处符号,是最早的文字,还是记事符号,有待专家进一步研究。另外从出土的大量兽骨分析,以圈养的家猪骨为主,野兽骨和鱼骨较少,这说明当时生产力已比较发达,人们食肉以圈养为主,狩猎业和捕鱼业已退居次要位置。

发的窖藏灰坑排列有序,多数灰坑有台阶,其中最大的口径在3.7-4.5米,坑深3.2米以上,这种深而大且密度较高的窖藏坑在别处也是不多见的。在窖藏灰坑南侧,发现有仰时期的陶窑,这种陶窑在仰时期的其他遗址中很少发现。

北阳平遗址堆积厚,文化内涵丰富,是以仰韶文化中期即庙底沟类型仰韶文化遗存为主的大型聚落,与周围遗址相比,具有中心聚落的性质,是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重要地区。

1987年2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北阳平遗址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国务院公布北阳平遗址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北阳平遗址被列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六大首选遗址,也是“十一五”期间国家资助保护的全国100个大遗址之一。

小编精心整理的这篇内容:北阳平遗址的历史性贡献,如果你看到此处请一定要收藏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