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郴州市南塔岭历史的传说

2019-06-14 16:49:51

唐朝盛行佛教,文明山必然会建起传播佛文化的寺庙。据民间传说,最早的寺庙是一座三进小殿。前殿供奉观世音菩萨,跨过天井到后殿,后殿正面供奉如来佛,两厢排列十八罗汉。前殿正门朝东南向,门前有十余级石砌阶梯,阶梯下有一个篮球场大小的小院,院周有围墙,墙上爬满了葛根、凉粉树之类青藤。院门朝东北,一条青石板路蜿蜒伸展,一路下坡直达城区南街口。半途建有一座风雨亭,从山门往南下到半山腰,在山石合抱下有一泌清泉,僧人们开井汇泉,日日下山挑水煮茶待客。寺庙吸引了文明山四周和城内外的香客,经常有香客来寺庙祈祷,四方云游的僧人频频来此驻留,真是一片祥和昌盛的景象。

1古寺经历朝更迭而逐渐破落,寺内除一口镇寺大钟和一些匾额外就剩下断垣破壁了。据民间传说,一位云游来寺的年长高僧不忍寺庙损毁,说服了数位云游来寺的僧人,以集资建塔之名联手四乡化缘。僧人们的义举感动了官府和黎民百姓,大家踊跃义捐钱物。经数年辛勤劳作,南塔落成,寺庙修葺一新。僧人们将镇寺之钟移至塔内,惠风祥动之时,塔钟铿锵有声。 南塔建成后,官民便以 “南塔”名山名寺,文明山从此改称为 “南塔岭”,古寺被赋名为 “南塔寺”。

宋代宣和五年 (1123)阮阅知郴州军,在任职三年中写下了百首吟咏郴州美好山河的诗篇汇集成 《郴州百咏》,其中一首 《南塔寺》写道: “江岸南峰对石城, 僧房高在乱云间。台前天阔秋多月, 塔上风微夜有灯。”这是对南塔文采光明最贴切的写照,在郴州官民的心目中,南塔不仅是对佛法的弘扬,而且已成为郴州历史文化的坐标。

改革开放前的南塔,是清代乾隆二至七年 (1737-1742)时任郴州知州的胡星主持重建的,塔高七层约25米,顶上三层四角挑檐石拱,拱挂小铁铃,和风吹来金声悦耳,郴人闻声心浩神怡。

小编精心整理的这篇内容:郴州市南塔岭历史的传说,如果你看到此处请一定要收藏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