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身在井隅心向星光原文

2019-09-11 18:03:23
相关推荐

身在井隅,心向星光

法国著名数学家托姆曾与人讨论远古人民为何保存火种,别人都说是为了取暖御寒或是制作食物,而托姆则认为,这是因为夜晚的火光是绚丽灿烂的。

取暖和进食获得的是物质上的满足,而火光的摇曳多彩则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欢愉。人们生活在的世界不只有物质,更重要的是精神。

当然,物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世界是物质的,离开了物质,一切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物质满足了我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满足了我们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没有了物质,我们就失去了追求精神上的享受的基础。因此,在向往精神上的满足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了物质的保障。

物质满足了我们最为基本的生存需要,每天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缺乏其中任何一个,安身立命尚且困难,更奢谈精神梦想因此,物质的基础性地位是不容置疑的。

然而,拥有了足够的物质条件之后,很多人却就此沉溺于物质的享受之中无法自拔,成为了物质生活的俘虏。现今我们的生活更像是两点一线间的机械运动,朝九晚五,早出晚归,川流不息的车辆就好似流动的囚笼,令我们身陷囹圄,动弹不得。少有的空闲时光也在手机的屏幕之前溜走,传统的佳节也演化为了酒肉应酬,试问中秋时节有多少人会关闭中秋晚会,站在窗前静心欣赏那一轮明月端午佳节商店粽子大打折之际,有多少人会拾起粽叶去亲手包裹自己的节日情怀耽于物质,换来的却是看似享受,实则空虚的生活,使人的精神逐渐麻木,属于人的情感逐渐流失,人和一般动物的界限也逐渐模糊。

最终能将我们拉出物质的牢笼的,正是来源于精神,这也正是一种凌越于生存之上的仪式感。看看古人,李白面对仕途不畅仍高呼“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看看眼下,获得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的外卖小哥,即使驾车在烈日之下,穿行于暴雨之中,闲暇之余也会捧起诗词,咀嚼心中那份美好。精神上的力量是支撑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更是涤荡我们浮躁心灵的一汪清泉,它解释了我们人生缘何而出发,精神缘何而跃耀。被物质洪荒裹挟着的我们,真的应该慢下前行的脚步,留心生活,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另一片天空。

正所谓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诗与远方便是我们在物质之外,应该去追求的如勒内般的精神火光,无论处境好坏,困难与否,它都将带给我们一方天地,去蓄力沉降,以淡然心态去攀登人生高塔。

身在井隅,心向星光,心有所属,自在远方。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