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孩子迷恋网络游戏 家长怎么办

2019-12-28 分类:生活

TIPS:本文共有 348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近些年,形形色色的早教组织悄然兴起,父母们也非常乐意的相信。其实早教可以从点滴小事在家学习好的,小编精心准备了些早教小知识,分享孩子迷恋网络游戏 家长怎么办。

儿子今年读高一,沉迷于网络游戏。起初,儿子只是放学后或周末泡网吧,现在则公开逃跑去上网……谁能救救我们家沉迷网络的孩子啊?

网络,是科学发展的奇葩。说网络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也不算过分。

但是在给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网络的出现也给家庭教育带来了新的烦恼和挑战,并且导致了一种“时代病”的诞生和繁衍。这个时代病就叫“网瘾”。

说到网瘾,让我想起了2007年一起受到全国媒体广泛关注的“张非事件”。说的是四川广安一位叫张非的农家子弟,曾经以优异成绩考取清华大学[],但进校后因为沉湎于网络游戏,甚至完全放弃了学习,各门功课“挂红灯”(不及格)―年后,被清华大学劝退。回到四川后,张非开始重新发奋努力,经过半年多的复习,又以高分被北京大学[]录取,但令人扼腕叹息的是,考进北大后的张非再一次掉进“网瘾”漩涡,一年后,又被北大除名……

2007年夏天,我曾经驱车到四川广安岳池县张非的家中采访(当时,张非第三次参加高考[],并再次被清华大学录取)。几次高中和劝退,在把张非打造成“考霸”和“名人”的同时,也使得这个本来就贫困的家庭更加一贫如洗。张非的传奇经历使千千万万的家长[]直接或间接地感受到了“网瘾”这个现代“妖魔”的破坏力,也使得不少家长因此将网络进一步“妖魔化”,并在以后管理孩子的学习时,很自然地选择了“围追堵截”的方式,竭力隔断孩子与网络的联系。

我在全国各地做家长讲座时经常会对家长做现场的问卷调查。我发现,几乎有近半数的家庭采取的是不给孩子买电脑,不准孩子上网的方式“堵截”孩子上网。而且理由都是千篇一律一一为了防止孩子染上“网瘾”。

但是,让家长始料不及的是,无论家长采取何等严密的保护和隔绝措施,还是有不少孩子染上了“网瘾”。而且,有关部门的调查证明,几乎90%以上的染上“网瘾”的孩子都是家庭没买电脑,或者家长坚决反对并严格限制孩子上网的家庭。而那些给孩子购置了电脑,允许孩子上网的家庭,孩子中“网瘾”的概率反而很低。

这个调査给了我们至少两个启发:

第一、网络作为一种高科技的新技术、新产品,本身并无所谓是非对错,而且,网络在更多的时候是人们(尤其是处在学习阶段的孩子)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帮手,是现代人连接外部世界,获取最新信息的重要窗口。在网络时代,不给孩子购置电脑,不准孩子上网,相当于让孩子上学,却不给他买纸、买笔一样是不明智的选择;

第二、对于网络游戏等对孩子形成的伤害,靠堵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因为家里没有电脑,没有网络,孩子们可以到社会上的网吧里去上网。事实证明很多孩子就是被家长“逼”上网吧,成为“网瘾”受害者的。因为青春期的孩子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在家长完全目力不接的网吧,他们常常流连忘返,不知日夜,甚至不知春夏秋冬四季交替,像张非这样彻底沉湎于网游,放弃学习的孩子也与日俱增。

著名网瘾问题研究专家陶宏开认为,促成孩子沉湎于网络的原因很多。有些原因来自社会。如社会公德缺失,法纪观念淡薄、理想信仰空乏,物质攀比之风盛行以及“一切向钱看”的观念流行等等,对孩子们形成的不良影响是全方位的。一些孩子小小年纪就染上了拜金主义思想,盼望不劳而获,在一夜间获得名誉、成功、金钱和万众欢呼般的尊重。而这一切在现实中需要艰苦奋斗多少年才能得到的东西,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都可能通过游戏升级而轻易获得。比方说中大奖,拥有价值昂贵的装备,当将军,指挥干军万马攻城略地,甚至还有不需要负法律责任的“杀人”等等。

有些原因来自于家庭。说中国的家长教育已经走入误区这是不争的事实。一些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与分数,不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与快乐成长;一些家长无视孩子的实际对孩子的学习、考试提出高指标、高目标;一些家长教育观念落伍,不尊重孩子,无法与孩子沟通……孩子在家庭感受不到亲情与温暖,所以选择把网络作为寄托情感的避风港。

有些原因来自学校。在我国盛行了上百年的“大班教育”模式,用千人一面的标准对个性迥异的学生实施教育,加上高考指挥棒的刚性作用,多少年来,学校已经习惯用分数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一些不适应大班教育和考试教育的孩子,在班级、在学校找不到成功感,成就感,甚至存在的意义,(他们本身的潜在优势在现有体制下要么被埋没,有么被漠视,要么被否定),所以,他们只能转而移情网络,在虚拟世界去寻找成功的感受和被人尊重的感觉……

帮助已经染上“网瘾”的孩子戒除网瘾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话题。家长需要求助于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专家或机构。我们这里要特别讨论的是。真正意义上需要接受治疗的“网瘾”患者还是少数。大多数人只是有这种倾向。还有一部分人则是有向这个方向发展的可能性。对于这部分人群,家长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在老师、专家的支持下,帮助孩子从“网瘾”边缘上回到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中来。

我们给家长的建议是:

第一、家长要更新观念,主动拆掉阻隔孩子接触网络的藩篱。没有电脑,不让孩子上网的家庭,要迅速给孩子配置电脑,允许孩子在有管理的前提下上网,包括有一定的时间玩网络游戏。

第二、与孩子一起建立上网时间管理机制,包括把电脑放在公共空间(而不是孩子的卧室),规定每天上网的时间和前提(应该是完成作业后至睡觉前),平日的上网时间大约为一个小时,周末或节假日可适当延长。还要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约束孩子逐步形成节制上网时间的好习惯。(现在还要综合考量手机的管理问题)。

第三、有网瘾的倾向的孩子大多是不太适应大班学习模式的孩子,这些孩子在学习中或者欠账太多,知识点不连贯,或者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或者没有找到学习成功的快感和成就感。家长要把孩子的注意力从网络上转移到学习上来,光靠说教不解决孩子的实际问题,要切实帮助孩子发现学习中存在的实际困难,比方说,通过PPTS测评,查出孩子具体学科,具体学段的知识漏洞,制定符合孩子实际的个性化学习方案,先从一门学科入手,帮助孩子找到学习的自信心。

第四、增加学习之外的业余活动时间,突破孩子现阶段要么学习、要么上网的单一生活模式。包括带领孩子打球、游泳、登山、旅游、做手工,玩陶艺等等,这样做的目的有几点。一是让孩子明白现实生活原本是丰富多彩的,不是只有沉湎网络游戏才会有快乐、有成就感,逐步转移孩子对网络游戏的注意力;二是在“玩”中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从兴趣教育中引出孩子的梦想所在,帮助孩子理清人生的发展之路,选定人生目标,并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我儿子今年八岁,接触电脑有三年的历史。一有空就上网玩游戏,他的零花钱也多数用在买卡上。虽然他并没有因此耽误学业,但我担心如此沉迷网游,对他的成长不利。(苏州 李雯)

李子勋回复:

很难想象一个5到8岁的孩子可以自由地上网并迷恋网络游戏,这个年龄的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仍是非常紧密的,在意父母的态度和情绪,害怕失去父母的关爱。有些情况下,孩子与父母在交往中屡次受挫,比如父母并不愿意真心地去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不与孩子共情,以为只要有正确的教育就好,结果孩子失去与父母交流的欲望,转而投向电脑游戏,寻求心理满足。另一种情况可能是父母忙,在与孩子的关系中常常缺席,不能形成一种稳定的亲密感给孩子安全与温暖。网络游戏成为一个替代的母亲,让孩子感觉活着还是有趣的。这跟没有母亲的孩子依恋毛绒玩具是出于一样的心理动因。

这样的孩子因为沉浸在一种压抑孤独的情绪中,很适合虚拟世界中唯我独尊,以我为中心的心理结构,更何况,10岁前的孩子本来就是以自我为中心来认识、思考、接纳并喜欢这个世界的。 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父母要和网游竞赛,看谁能给这个孩子带来更多的快乐和自信,更多的新奇感;另一方面要干扰孩子上网的节律,改变游戏的意义,比如每月父母主动给孩子买一个游戏卡,作为他学习好的奖励,不把游戏和学习对立起来。同时,要鼓励孩子融入同学友情中,分享彼此成长的快乐和兴趣,帮助孩子在学习上获得成就感,在友情中获得亲密感,在自我认同中获得价值感。这样,虚拟世界的快乐会在孩子的现实生活中被重建和实现,网络游戏就会变成孩子成长过程中曾经的朋友!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小编精心整理的这篇内容:孩子迷恋网络游戏 家长怎么办,如果你看到此处请一定要收藏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