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穿越时空的高中辩论:探讨最遥远的距离

2024-01-18 分类:生活

最遥远的距离,是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却隔着一堵厚厚的心墙。——题记

什么是最遥远的距离?航海者说:“最遥远的距离是在海洋里看不见海岸,找不到归途的方向。”攀登者说:“最遥远的距离是山顶到山脚的距离,因为这一路的攀登是艰辛困苦的。”,面对亲人的别离,有人会说:“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生与死的永别。”但是,我认为,最遥远的距离是心灵间的距离,是人心隔着一堵厚厚的墙。

古今往来,有多少像这样的例子。你看,着名作家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一个活生生的科举制度下的知识分子,就是在那样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下,像孔乙己这样的读书人也不免成为穷困潦倒的下等人。生活在孔乙己周围的那些人,缺乏同情心,漠视他人,不同情可怜之人。当孔乙己偷盗别人财物而被追打时,周围群众只是冷冷地站着笑,不时又指手画脚地对孔乙己冷嘲热讽。这种麻木不仁、冷漠无情、入木三分的人际形态便划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我想,如果当时的人能多一点同情心,多一点怜悯之心,多几句关怀安慰的言语去关心孔乙己,那么,也不至于他后来无故的离开人世。孔乙己和周围群众的距离便是最遥远的距离,是一道划开人与人之间互爱互助的距离。

XX年的那场汶川大地震的灾难中,便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患难见真情,当巨大的石块压在受难者的身上,我们国人的心如刀绞,解放军展示也义不容辞的站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上,帮助无数受难群众脱离苦海。此刻,人们血溶于水,用团结友爱的力量铸就钢铁般的长城,距离近了,陌生的面孔不再陌生,不同的言语不再是障碍,只因你我心连心。

说到这里,我便想高声的赞扬那驻扎在灾情第一线的解放军和志愿者,是他们挽救了一条条可爱的生命,是他们众志成城的勇气缓解了灾情。然而,该批评的是那群封建科举制度下的人们,是他们腐朽的心灵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孔乙己和他周围的人们。最亲近的距离,莫过于灾难下人们团结一心的精神。

最遥远的距离,是一条划不开的隔膜,是一道隐形的线条,是一根连接爱心、同情心和友爱之心的绳索。让我们打破这遥远的距离,用双手送给他人温暖,用行动去拉近彼此间的距离,让人与人之间形成一种和谐友善的情感!

小标题:谈最遥远的距离高中议论文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4)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4-01-18 22:14逐梦¤花开[宁夏网友]103.251.162.100
    读完这篇文章,我也开始思考起了那个被作者提到的最遥远的距离是什么了。真让人深思。
    顶2踩0
  2. 2024-01-18 21:56章程[黑龙江省网友]103.7.7.78
    这个话题很有意思!我想以网友的身份也可以加入这场辩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顶3踩0
  3. 2024-01-18 21:38☞ 小 ぁ熙 ♪[广西网友]203.160.104.9
    我觉得辩论真的很有趣,通过思辨的过程让人们对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顶3踩0
  4. 2024-01-18 21:19雨止樱花落 ♀♂^[重庆市网友]203.57.109.191
    这篇文章真是让人感觉仿佛穿越到了高中辩论社团的场景,引人入胜!
    顶1踩0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