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悉达多的学说:探索人性与人生的智慧

2024-02-03 分类:随笔

TIPS:本文共有 470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悉达多的学说是人的学说。悉达多是佛教史上一位重要的导师,他的学说对于理解人性和生命的意义具有深远的影响。悉达多的学说强调人性的本质和内在的智慧,提倡人们通过正见、正思维、正语言、正行为、正生计、正努力、正念和正定的八正道来觉悟和超越痛苦和束缚。在他的教导下,听众不仅学会了如何解脱自己,还学会了如何理解和体验生命的真谛。悉达多的学说深受信徒和学者的钦佩,被视为佛教教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思想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用了三整天的时间粗略地读完了金木水先生的大作《悉达多的心理学》,感觉收获颇丰。一是阅读的整个过程比较流畅,是一次愉快的阅读。遵循着该书设计的思路一环接一环,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层层敞开,像剥洋葱一样,直指问题的核心。二是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开阔了眼界。由于自己对心理学和佛学虽然有点涉猎,但都不太熟悉,阅读《悉达多的心理学》,既学到了一些现代心理学的知识,又学到了佛教的主要思想、特别是佛陀的思想,以及作者的融会贯通。三是引发了思考,提升了思维。该书对许多问题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新颖独到,促人深思。比如:悉达多学说的主线是生命,悉达多的学说是关于生命的学说;轮回让人的存在有意义;连续的人生,才能带来连续的人生意义;轮回的逻辑,是人、社会、神之间的关键连接;因为轮回,佛教才变为真正的宗教;苦即烦恼;佛教是一门“最苦”的学说;佛教专注的是个体的生命或生命的个体,等等。金先生认为,佛陀的思想是“微言大义”,我感觉这些看法也是“微言大义”。如果不进一步作更为深入的学习和思考,是很难准确理解和深刻领悟的。

下面对给自己印象最深的几个观点谈点自己的感受:

第一、佛陀思想(佛教)的主线是什么?

金先生认为,佛教是关于人、人的生命的学说,佛教的主线是人的生命。我觉得,这一思想抓住是佛教、乃至一切宗教的本质,具有革命性的意义。这一思想使想到了两个人,一个是苏格拉底,另一个是马克思。苏格拉底因为提出“认识你自己”、“自知自己无知”等思想,把希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变为研究人、人的心灵,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了人间”,实现了哲学研究的“心灵的转向”,在西方哲学发展史上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马克思则提出“现实的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等概念,把德国哲学、乃至西方哲学“从人间升到天国”。马克思说:“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人间升到天国。……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即“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出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马克思以此前提创立新的学说。马克思的学说在哲学史、乃至人类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我觉得,金先生的上述思想,在人们对佛教、乃至宗教的认识上,同样具有转向的重要意义,即从神灵的佛转向人间的佛、从神的佛教转向佛陀原本的关于人的佛教(原始佛教)。

因为:首先,悉达多,即佛陀是人。佛陀自己认为,他的所有方面都是人。无论他是在修炼前、修炼中,还是在成佛之后,都是人。如金先生所说:“悉达多是人,佛陀也是人——觉悟前如此,觉悟后亦然。”(第109页)

其次,佛教关注的不是神,而是人。佛陀在成佛和创立佛教的过程中,虽然保留了神的存在,但却极力批判神(“梵”)的权威,反对神的恩宠,取消了神的全能(第118页)。人的生命是佛教的主线。佛教关注人的生命的无常、寻找生命的秘密、体悟生命的苦难、觉悟生命的真理、修养生命的真谛。

再次,佛教直接诉诸于个人(“以自为州”)。虽然佛陀对人的社会关注不够,也并非视而不见,但他的关注的焦点是个人。认为每个人都必须通过自己的方式方法体悟生命的问题、解决生命的困境。(《人的宗教》,第94页。)

另外,佛陀强调人的个人修持。佛陀认为,修持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情。他说:“凡是只依赖自己的人,除了自己以外不去找任何人帮助,只有他们才会达到最高的巅峰。”(《人的宗教》,第93页。)

在一般人的直观印象中,佛教和其他宗教一样,与现实的人、人的现实隔离得很远,因为佛啊,神啊,离我们很远很远。同时,很多人认为,念经念佛、学经学佛,都是那些遁入山林、深居庙堂的高人的事情,与一般的普通人没有什么关系。因此,对于佛、佛教和其他宗教,不是采取孔子“敬而远之的态度”,就是采取漠然的态度。

从佛教发展、特别是在印度和中国发展的历史看,佛教在印度的消失和在中国的流传及延续,与是否坚持佛陀学说中这一人的生命主线有直接关系。印度佛教在随后的发展与分化中,因过于强调教义、理论、乃至形而上学和仪式等等,日益脱离人的现实生活、脱离人的生命体验,越来越没有吸引力,最后以消失而告终。相反,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经过改造,发展为中国的佛教。虽然中国佛教门派众多,但大多派宗,尤其是禅宗,直接把佛教与人的日常生活紧密连接起来,使佛教不断“中国化”、“生活化”。可以说佛教在中国发展的历史,就是佛教不断深入中国人的生命、中国人的生活、中国人的人心的过程。正因如此,佛教在中国不但没有因为是外来文化而消失,反而在与中国文化的融合中不断发展,绵延不绝。

孔子讲“道不远人”,人即不会远道。如果“道远了人”,人即会远道。既然实际上或本原上,佛教是关于人的生命的学说,那么,就应该复原其本来的面貌、原本的教义。这样,既可以消解依附于佛教的神秘性,又可以增强佛教的亲和力与吸引力,同时还可以使佛教更契合于现代社会、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从而广泛而深入地解答和解决现代人的生活问题,尤其是精神生活及其问题。

第二、佛教关注生命的“什么”?

金先生认为,佛教关注的主要是生命的“负面”。应该说,“负面”要比“苦”更为广泛,也似乎更具有客观性。但我觉得还是沿用佛教的惯常说法比较好,即用“苦”字来表达生命中那种令人不愉悦、不舒适、甚至痛苦、烦恼、抑郁等状态。

我似乎不太同意把这些生命中的不如意、不愉快等等的状态看作是生命中“负面”的东西。因为,不管是生命中的快乐与痛苦、甜蜜与酸楚,幸与不幸等等,都是生命所承受的内容,都是生命所处的某种状态,是人生的实然,无所谓“正面”与“负面”。比如一个与海浪搏击的“弄潮儿”所处的状态,就很难说是正面还是负面;例如“武松打虎”中武松所处的状态,也不好说是正面还是负面。如果我们同意弗洛伊德关于“本我”的认识,那么对人的“本我”,似乎难以说是正面还是负面。同时,对某种状态“正负”的认识,不同的人的认识,甚至同一主体在不同的状态的认识,也是不一样的。恰如不同的人对佛教是积极乐观的还是消极悲观的认识会有很大的不同一样。既然对人的生命所处的状态及其认知不一样,那么,划分“正与负”似乎就没有什么多大意义。当然,如果一定要生命中的不同状态分出个“正负”“优劣来,也并非有什么不妥。因为,这只不过是人对人所处的不同状态的认识或判断罢了。

佛教是关于人的生命的学说。应该说,人的生命的内容和问题很多很复杂,那么佛教研究和关心生命的什么内容和问题呢?佛教关注生命的“苦”,探究生命的“苦境”是佛教的核心。佛陀说:“我只教一件事”,即“受苦以及结束受苦。”“我只宣说病以及病的终止。”(《人的宗教》第94页)因此,佛教就是关于人之苦的生命及其解脱的学说。亦即金先生所说“佛学是一门‘最苦’的学说。它描述苦、分析苦、体验苦、最终消灭苦。”(第152页)

“四圣谛”是佛陀对人生之苦及其解脱的根本解答,是佛教学说的基本思想或原理。

第一圣谛是“苦”。在佛陀看来,苦是人世间的本然,是人的生命的存在状态,而并非人生的病态。无论人身处何种境地与何种情态,白天或黑夜、王宫或破屋、富贵或贫贱、得意或失意……,人从生到死,都是“苦”。人的生老病死,是身苦;人的爱恨别离、恩惠怨憎,求不得等等,是心苦。身苦和心苦,交汇在一起构成了人生的苦。

第二、三、四圣谛“集、灭、道”分别阐述了生命之苦的原因,生命之苦解脱的目标以及解脱生命之苦的方法途径。

四圣谛是佛教关于人生之苦的完整理论,深刻揭示了人生之苦的本质。

当然,佛陀认为生命是苦,人生是苦,并不是因为他看不到生命之喜,人生之乐,而是因为苦对人而言,更为本然,更为深厚、更为根本。

为什么会如此呢?因为苦的根源比乐的原由更为深厚、更为根本。首先,人生的苦在于生命的无常。天地无常、人生无常。无常比有常更普遍、更本真。在不平衡与平衡之间,不平衡更是世界的本然状态。其次,人生的苦在于人的欲望的不能满足。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而能够满足欲望的财富(物质和精神财富)却是十分有限的。因此,世界根本无法满足人的欲望。欲望无限和财富有限之间的矛盾,在根上决定了人生是苦的。再次,人生的苦在于人的无明。人的认知的有限及其障碍,使人既无法认清世界,又无法认清人自身,人好像是行走在一个黑暗或模糊的世界,不清楚脚下的路究竟是什么样的,自己该往何处迈脚,才是安全无险的、才是前行无阻的。这又在另一个根子上决定了人生是苦的。

由此可见,关注生命的苦、关注人生的不幸比关注人生之乐、生命之幸,更直指生命的本真、人生的本质,对人生更具价值、更有意义。

第三、生命的“苦”是什么?

有人认为佛教讲的苦是痛苦,金先生认为:“苦即烦恼”。按照金先生的说法,“烦恼”比“苦”更让人日益理解人生之苦。因为很多人不能理解人生是苦,但几乎所有的人都能理解烦恼。有些人不会觉得人生有什么苦处,但都能感受到“烦恼”。特别是现代人虽然身体的痛苦在减轻,但心中的烦恼却在加重。因此,可以认为“苦即烦恼”。如此而来,佛教就是“一门描述烦恼、分析烦恼、理解烦恼、体验烦恼,最终消灭烦恼的学说”。(第152页)

由于烦恼属于纯主观的范畴,于是,金先生便顺理成章地推导出佛教的核心就是“心理学”。(第153页)并由此认为“佛学不仅是心理学,甚至是现代心理学。”(第154页)

那什么又是人的“烦恼”呢?金先生虽然没有给出明确的界定,但从文中表述看,烦恼似乎是主观的苦。烦恼除了来自客观世界的无常外,更来自人的主观因素,即来自人的认知和行为、来自人的贪嗔痴、来自人的执着,来自人的无明。同时,这些因素不断“集聚”在一起共同作用于人,人因而便烦恼,便感觉苦。

的确,从一定的视角看,烦恼比痛苦更多、更普遍。人的一生,痛苦可能不会时时在,烦恼、不如意却经常有。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人的社会关系更为复杂多样,外界对人的感官刺激和诱惑越来越多,多样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极大地诱发了人的欲望,人对生存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求不得苦”、即求不得的“烦恼”似乎比物资匮乏时代的人表现得更为强烈和普遍。人的精神问题和心理毛病越来越多、越来越重,抑郁者、自杀者日渐增多。人的精神疾患,既是个体之害,也是社会之害。因此,把“苦”理解为“烦恼”,既体现了当今社会的时代性,又增强了佛教理论的可接受性。

佛教还提供了人们解脱痛苦,烦恼的一整套方案,提倡和鼓励人们追求涅槃境界,“是一种适应人们心理需求的宗教”。“它反映了人类心灵深处的愿望:追求生命的延续,企求更高形态的生命,渴求生命的永恒存在。它作为解决有限人生与无限宇宙的矛盾,人生的痛苦、不幸与追求快乐、幸福的矛盾的方式,在所设计的方案中,强调作为有限者、短暂者的人可以转化为无限者、永恒者,在自身获得无限、永恒的同时,又把握、体认宇宙的无限、永恒。”

“佛教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精神解脱法,使人们获得某种心理平衡,在主观情感、心理体验上获得把握有限的、短暂的人生和无限的、永恒的宇宙的统一的满足。”(方立天)

参考书目:

1.金木水:《悉达多的心理学》海南出版社

2.休斯敦.史密斯:《人的宗教》海南出版社

3.张文达,张莉:《禅宗 历史与文化》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

小编精心整理的这篇内容:悉达多的学说:探索人性与人生的智慧,如果你看到此处请一定要收藏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4)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4-02-03 11:28kkds[湖北省网友]203.34.57.53
    对于悉达多的学说,我觉得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和领悟,但很值得去探索。
    顶1踩0
  2. 2024-02-03 11:22妖孽、筱絔[北京市网友]103.62.162.136
    悉达多的学说让我感觉到内心得到了一种平静,对生活更有信心了。
    顶0踩0
  3. 2024-02-03 11:16我只做我自己[黑龙江省网友]202.38.158.53
    这个话题太有意思了,悉达多的学说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自己。
    顶10踩0
  4. 2024-02-03 11:10半空的雨滴[内蒙古网友]202.125.120.209
    悉达多的学说真的很深奥,让我对人生有了全新的理解。
    顶0踩0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