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莆田涵江城隍庙:三百年的历史见证与遗留

2024-02-05 分类:推荐

TIPS:本文共有 82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莆田涵江城隍庙建于清乾隆年间,至今已有300年历史。作为莆田市涵江区的一处古老建筑,城隍庙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与岁月的变化。庙宇内保存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神像、碑刻和古代建筑。这里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莆田人民心中的信仰圣地。每年的城隍庙会,吸引了大批信徒和游客前来朝拜和观光。城隍庙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南方传统的木雕工艺和宗教建筑风格,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悠久的历史沉淀,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界外”一词,曾经是莆仙境内对莆田沿海一带的称呼,起因是康熙元年(1662年),清朝为杜绝沿海民众对郑成功的支援,强制沿海人民迁入内地居住,莆田沿海一带就被称为“界外”。这是一段苦痛的历史,截界的强制实行,使老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三百多年过去,历史虽在但已模糊,然而在涵江主城区,却有一座300多年的建筑物,是这段苦难历史的遗留和见证者,它就是涵江城隍庙。

涵江城隍庙,也叫鲤江庙,建于清初。鲤江庙原是莆禧城隍庙的名称,清初截界时,莆禧古城的居民被迫迁到涵江,为了纪念故乡,他们在涵江再建鲤江庙(即今涵江城隍庙),至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复界后,莆禧居民回迁重建家园,又建鲤江城隍庙,而涵江的鲤江城隍庙依旧保留,且百年来香火旺盛。

涵江鲤江庙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别处的城隍都是红袍,而这里的城隍是黄袍,这个不得了,要知道在古代,只有皇帝才能着黄袍。原来相传在南宋末年,元兵入侵,皇帝宋端宗赵昺等人南逃到了莆禧一带,元兵追赶在后,危急之下,君臣一行避入鲤江城隍庙中,躲在城隍爷神案下,竟奇迹般躲过搜捕。为感城隍爷保佑,赵昺把身上的黄袍解下披在城隍爷神像身上,并敕封为城隍大神,这尊金身至今留在涵江鲤江庙中。

数百年来,涵江鲤江庙不仅是莆仙民间百姓信仰的寄托之所,更是实实在在福泽大地,行善无数,除了在救济赈灾中打先锋,也为困难学子提供助学金。“截界”那段苦难的岁月已经过去,涵江鲤江庙不仅仅是让人们缅怀历史,更是提醒人们要活在当下。

小编精心整理的这篇内容:莆田涵江城隍庙:三百年的历史见证与遗留,如果你看到此处请一定要收藏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3)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4-02-05 17:07玉娇龙[山西省网友]203.29.61.124
    这座城隍庙一定是当地的文化符号和历史见证,很有意思。
    顶3踩0
  2. 2024-02-05 16:45默劇[辽宁省网友]45.115.145.220
    能够保留下来三百年,真的不容易,一定有很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顶25踩0
  3. 2024-02-05 16:23晴野[香港网友]203.8.197.23
    这座城隍庙一定承载了很多故事和历史,一定很值得一游。
    顶6踩0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