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八月养生清凉:警惕这五种疾病!

2024-03-18 10:21:19
相关推荐

八月是盛夏时节,干燥炎热的天气让人难免感到疲倦。为了清凉养生,我们需要特别关注饮食和生活方式。同时,也要谨防一些在这个季节容易发作的疾病。养生方面,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喝水、适度运动等都是关键。此外,避免过度暴晒、经常通风换气也是必要的。在预防疾病方面,注意防暑降温、预防中暑、防治皮肤病等都是需要重点防范的问题。要注意合理的作息、饮食,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在享受夏日清凉的同时,我们也要以科学的态度面对夏季疾病的威胁。

八月,一年中最热的月份之一,而又正值暑假,孩子们的健康和安全不容忽视,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8月份我们需要关注哪些疾病。

八月您务必要提防5种疾病

登革热

夏秋季高发,极少数发展成重症登革热或登革出血热的病例可导致死亡,尤其是蚊媒密度高的社区。

重点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居家待业和离退休人员多见。二次感染患者,老人、孕妇或婴幼儿,肥胖或严重营养不良者,有基础疾病的病人易发展为重症登革热。

预防措施:

杀灭成蚊:用杀虫剂、蚊香、电蚊香液或电蚊拍等灭成蚊。

做好个人防护:家里安装纱窗、纱门;睡觉时挂蚊帐;出门要穿浅色的长袖长裤,上午8~10时和下午4~6时是传播登革热的白蚊伊蚊的活动高发期,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及早就医: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等症状,要尽快到医院就诊,并主动告诉医生发病前15天的外出史。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

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阵发性降水和高温炎热将会交替出现。在这种环境下细菌容易滋生繁殖,食品的腐败变质速度明显加快,因细菌性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将出现明显高峰。重点区域一般在集体单位食堂及中、大型餐饮单位。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可引起流行性腮腺炎(东莞俗称“生乍腮”),病毒通过空气、飞沫、唾液传播。重点发生在儿童聚集的家庭等场所是暴发流行的主要场所。

预防措施:

目前以接种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MMR)、腮腺炎疫苗等方式为主要的预防措施。18~24月龄儿童可免费常规接种1剂次含腮腺炎成份疫苗;4岁以上儿童建议再自费接种1剂次;14岁以上人群可根据自身需要,自费接种1剂次。

图片来源:摄图网

溺水

夏季是溺水的高发季节;致死率高。重点是青少年儿童。

预防措施:

加强青少年儿童的安全意识教育和宣传。家长对孩子做到“四知道”:知去向、知同伴、知归时、知内容。游泳前做好准备活动,充分热身,且勿过于激烈运动,以防抽筋。掌握科学合理的落水施救方法,以防施救者溺水。

中暑

夏季温度高、湿度大是中暑的高发季节。重点是老年人、孕妇、儿童婴幼儿和户外高温作业者。

预防措施:

出行防晒要记牢,体弱者要减少外出。户外作业者要尽量避开12:00~15:00时段,并做好防护。别等口渴才喝水,注意补充盐分和矿物质。

夏季健康养生模式

夏季养生重在“养心”

早起晨练养阳养心

人的作息时间应该“顺应四时”。晨起后饮用一杯白开水,再进行短时的晨练,运动不要太剧烈。

午时养心宜小睡

午睡不但有利于补足睡眠,而且能够改善冠脉血供,增强体力、消除疲劳。午时是指11时~13时,这个时候心经当令,宜小睡30分钟至1小时以养心。即使睡不着,闭目养神对身心也很有好处。

下午喝杯养心茶

夏季炎热,与心血管病关系密切的钾元素以及其他人体微量元素易随汗液流失,夏季常喝茶既可消暑又能补钾。

傍晚放松利身心

夏季心神易扰,养心宜静。夏季傍晚可以做一些伸展性、放松性的运动,以放松骨骼肌肉为主,可以促进夜间睡眠。

夜间养心要泡

夏季湿气较重,湿邪最易侵袭人体的脾脏。

饮食养生牢记“三宜三不宜”

宜多吃果蔬

夏季炎热,人体水分流失快,饮食必须注重补水,除了多喝水以外,要多吃水分充足的食物,多吃瓜果蔬菜。如西瓜、西兰花、菜花、包菜、黄瓜、西红柿等。

宜清热解火

夏季气温高,人体火气较旺,饮食宜清淡,以清热解火为主。多吃高丽菜、绿豆芽、黄豆芽、海带、木耳、蘑菇、黄瓜、冬瓜、苦瓜等有助于清热泻火的食物。

宜健脾养胃

夏季人体新陈代谢较快,脾胃功能相对低下,为了减轻脾胃负担,保证脾胃健康,应该多吃养胃食物,如一些质地软、口味清淡的食材,例如小米、燕麦、薏苡仁、山药、莲子等健脾开胃的食物熬粥喝,可以起到养胃的作用。

不宜辛辣油腻

夏季炎热,人体容易上火,吃辛辣食物只会加重体内火气和毒素,尽量少吃或者不吃辛辣、油腻食物,有助于平静心气。

不宜太过生冷

夏季果蔬丰富,但夏季气温高,各种病菌和寄生虫容易繁殖,如果不注意饮食卫生,很可能会染上疾病。夏季天热出汗容易口渴,不要猛喝冰镇饮料,会刺激脾胃,造成消化不良、厌食、腹部胀痛、腹泻等胃肠道疾病。

不宜多喝含糖饮料

夏季人们为了止渴,喜欢喝含糖饮料,研究发现,过量消费含糖饮料会增加龋齿、肥胖的风险,对健康带来负面影响,所以要少喝。白开水是公认的最好的饮品,水在体内起着物质运输、调节体温和润滑等作用。

常按穴位 除烦消积

入夏后,气候多湿热,身体容易感觉烦躁疲倦,脾胃及消化系统也容易出现毛病,除了规律作息和饮食调养以外,可以按摩穴位,促进血液循环,达到养生的目的。

图片来源:摄图网

夏季如何“清凉”养生

思想宜清静

酷暑蒸灼,人容易闷热不安和困倦烦躁。这个季节为人处世切忌大动肝火,以防止心火内生。

饮食宜清淡

饮食应以清淡质软、易于消化为主,少吃高脂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可适当饮些清凉饮料,如酸梅汤、菊花茶等,也可用绿豆、扁豆、莲子、荷叶等加入粳米中一并煮粥,搁凉食用。

着衣宜清爽

夏季日光照射增强,空气湿度较大,人体出汗增多,故应选择具有良好的吸湿和散热性能、色彩素淡、款式宽松的服装。一般说来,质地以轻、薄、柔软,颜色以白色、米色、粉蓝为好。

居室宜清凉

早晚室内气温低,应将门窗打开,通风换气。中午室外气温高于室内,宜将门窗紧闭,拉好窗帘。

游乐宜清幽

不可远途跋涉,应就近寻幽。早晨,曙光初照,空气清新,可到草木繁茂的园林散步锻炼,吐故纳新。傍晚,若漫步徜徉于江边湖畔,习习凉风会使心静似水,暑热顿消。

-end-


“聆听所致,信诚所在”是我们的文化根本,

成为中国最好的保险及理财方案的提供者是我们的追求目标。

我们愿与您共同抵御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

一种肯定 |分享传递爱与责任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1)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4-03-25 02:22张旭华[西藏网友]103.30.23.238
    学到了,八月一定要多留意这五种疾病!
    顶1踩0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