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古法养生秘诀:舌抵上腭+一意调心 养血化妙 疏通经络

2024-03-24 20:48:14
相关推荐

“古法养生之舌抵上腭+一意调心+可以养血化妙+疏通经络!”是一种古老的养生方法,起源于中国传统医学。这种养生方法强调舌抵上腭的姿势,可以协调身体内部的能量流动,调整心态,养血化妙。通过舌抵上腭,配合一意调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身心,疏通经络,从而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这种养生方法注重心身的和谐统一,认为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对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这种古法养生方法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调整身心的方式,帮助人们保持健康平衡的生活状态。

古法养生第二则:舌抵上腭 , 一意调心

阐微再解:

前文解,脑为天心,胸(心)为人心,腹为地心。以天地人三者对应,故而懒云子言人一身皆心也,其又言虚处者心之体,实处者心之用,此之体用。

体用一词,唐人崔憬所述贴切:“凡天地万物,皆有形质。就形质之中,有体有用。体者即形质也。用者即形质上之妙用也。……假令天地圆盖方轸为体为器,以万物资始资生为用为道。动物以形躯为体为器,以灵识为用为道。植物以枝干为器为体,以生性为道为用。”

这里体即是实际的形质,用即是形质所有的作用。那么体明明是实际的,为何懒云子又说其为虚?因为这里其认为心唯有用之,方有其真意,否则为虚,只有用了才是实。

那么心如何用?实际妙义就是气血,也就是一心之所主。这里实际率先点题调心的妙用就是调理气血,这是心之用,以用对应体,是而虚实结合,乃合心之道。

那么舌抵上腭从全句来看也是体用之妙,心为体的话,这个动作就是用。可见自古阴阳结合,阴阳之中又有阴阳已经深入养生的核心之中,处处皆有此理。

懒云子还言,古先哲教人修养,而于闭目冥心后,继以舌抵上腭、一意调心者,旨何在乎?

这是因为舌为心之苗,舌抵上腭,则心之神便随而上注。盖神为气帅,气为心将,如足一作用,则我神已上居夫乾元。

至此,先做解析。前文说道:冥心,应该理解为让心思、思想、意念、感情、性情等不再成为困扰。而这里调心则是冥心的进一步。

那么舌抵上腭为什么会心之神而上注呢?实际上在古代的说法之中,人体有两条主要脉络,即任督二脉。但是呢,这两条脉络不是彻底密闭联通的。是有断节的。

中医学认为,督脉循背,总督周

身阳脉,为阳脉之海;任脉沿腹,总任一身阴脉,为阴脉之海,两脉各断于上腭和舌根

而舌抵上腭恰好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沟通任督二脉的桥梁,因此又有一个俗称叫做“搭鹄桥”。只有让二者联通,才能回归到一开始讲解的贯通气血以为用。

继续看懒云子说:其中已具有存想泥丸一段妙用在其间矣。此不过略一存想我泥丸,或者有明晃晃气象,我则即用此明晃晃一光遍

将我身前前后后通体一罩,继即从事下句加功

其所谓加功者,不过先调息,看我气息随此光,自顶自口,自心自腹,次则继以虚其头,虚其心腹,是即存虚妙诀。

妙诀之妙,在于存其虚,而步步自里达外焉。谓之调者,有不虚处,以意虚之;有不通处,以意通之;有欲达外而若有墙壁紧向里迫然者,我则以意一散一松,则其中气象自能疏畅焉。或若有物兜住我气机,如被网锁然,我则以意一放一松一脱,其诀在放心于无何有之乡而已。此又在行之者之能心领神会焉。此之谓调,此之谓一意调也。

再解之,所谓存神,乃是调心的过程,我们前面已经知道,泥丸处为天心,这里存想天心,便是养神为用,所谓明晃之光,实际上便是神养周身的一种说法,气息随光,实际上就是以人心(胸中之心)随天心(泥丸之心),本质上还是天人合一的自然之道。

这时候,再随着已经贯通的任督二脉循环往复,气血自然循环畅通了。而不通处,以神引之,以气随之,自然而然就通了。

此一节养生法,有何好处?可以养血化妙,可以使全身经络接通,上下之气通畅,可疏通气血,条达经络,清爽头脑,强健体质也有助于多产生津液润喉。

而本身养神,也可以恢复精神和体力,或是保持精神与体力的旺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4-04-03 20:49北辰穆[青海省网友]203.20.106.240
    舌抵腭加调心有点像内观冥想感觉挺有意思。
    顶3踩0
  2. 2024-03-29 20:49゛千城墨白ぅ[云南省网友]203.5.115.185
    这个养生秘诀听起有点神秘但也许值得试!
    顶5踩0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