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古代药王长寿养生四大秘诀 少说话少思虑

2024-03-25 11:13:27
相关推荐

古代药王长寿养生四大秘诀包括少说话少思虑,这是保持健康长寿的重要法则之一。在古代,人们注重身心健康,探索各种方法来延年益寿。少说话有助于保护声带和节约体力,减少不必要的言语消耗;少思虑可以减轻心理压力,降低焦虑和烦恼,有利于身心健康。这一古代养生秘诀在当今社会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提醒人们重视心理健康,学会放松心情,减少无谓的言语交流,以此来保持身心平衡,延缓衰老,享受健康长寿的生活。

开栏的话:我国传统养生学历史悠久,历代名家辈出,还留下很多养生诗歌传颂至今。从本期开始,《生命时报》带您寻找这些诗话,从中学习名人的养生之道。

孙思邈是唐代杰出的医学家和养生学家,著有医学专著《千金要方》,被后世尊奉为“药王”。

除了治病救人,孙思邈还非常重视养生,提出了“善养性”、“治未病”、“消未患”等养生法,自己也收获101岁的高寿。他在《孙思邈方书》中说过一句话:“口中言少,心中事少,腹里食少,自然睡少,依次四少,神仙诀了。”寥寥数字,道出了最简单易行的养生道理,适合我们学习。

1.少说话,以防损伤肺气:现代社会处处需要沟通,工作中免不了随时接打电话、汇报请示,下了班很多人也喜欢聚会聊天、唱唱卡拉OK。然而,成天说个不停会伤气,尤其是肺气和心气。正所谓“日出千言,不病自伤”,消耗肺气容易使体内元气不足,外邪乘虚而入。因此,适当放慢语速、少说些话,可保护、收敛肺气,给身体“节能”。

2.少思虑,避免气机郁结:当前社会节奏快、竞争压力大,不少人背负重压,心事重重,甚至吃不下、睡不着。正所谓“思则气结”、“多思则神殆”,思虑过度容易导致气机郁结不行,进而引起疾病。不妨顺应自然,不要反复纠结一些小事,更不可钻牛角尖,抱着乐观的心态解决问题。

3.少吃点,避免心气不足:随着物质生活改善,人们吃得越来越好,很多人甚至以“吃货”自居。然而,《古乐府》三叟诗中提出,“量腹节所受”是老人长寿的因素之一。现代医学和营养学家也证实,吃“七分饱”有助养生。吃太多容易导致气滞,使心气不足,增加肠胃负担,还会导致肥胖、高血脂等问题。要做到七分饱,必须细嚼慢咽,在“似饱非饱”时马上撂筷子。

4.少赖床,以防气血不畅:许多上班族平时工作累,周末喜欢睡懒觉;也有人因工作压力、生活琐事等心烦意乱,夜不能寐。中医认为,睡眠的目的在于调整阴阳平衡,睡多睡少对身体都没有好处。孙思邈还说过:“养生之道,常欲小劳。”睡得太多、缺乏活动,会引起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筋骨脆弱,脏腑功能减退。最好保持规律的作息,睡前不宜运动,也不宜大喜大悲,可以适当静坐、散步,或听点舒缓的音乐等,使身体渐入佳“静”。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3)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4-04-06 11:36[河北省网友]43.229.138.247
    有些东西起简单但实践起很难坚持特别是少话和少思虑我现在也在尝试着做到。
    顶21踩0
  2. 2024-04-02 11:28潇湘子[新疆网友]101.22.74.37
    现代人是太过焦虑和烦躁也许我们需要多学习些古代智慧比如这四大长寿秘诀。
    顶0踩0
  3. 2024-03-29 11:21无品[四川省网友]202.87.94.140
    这四大养生秘诀真挺实用特别是少话和少思虑确实能减轻内心压力。
    顶7踩0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