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夏至养生之道:东边日出西边雨 晴与不晴皆有道

2024-05-20 12:10:34
相关推荐

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今天夏至。“夏至”不是“夏天到了”的意思,是“最夏天”的意思。古代的“至”,除了表示“到”,还表示“最”。“至真”、“至善”、“至交”、“至高无上”,就是这个意思。今年“夏至”在6月21日,星期三。为什么叫“最”呢?这一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太阳最正(所以影子最短),白天最长。

(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从地球上看,太阳一直在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间来回走动,一年一个来回。为什么我们感觉到有春夏秋冬,就是因为太阳在不同的位置。到了北回归线这天,就开始往南边走;到了南回归线这天,就开始往北边走。这两条线,所以都叫“回归线”。中学读书时,总是搞不懂什么叫“回归线”,考试常丢分。等到差不多搞懂了,又不考试了。真是遗憾。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时候,北半球太阳最正,太阳的影子最短。树个杆子就测得出来太阳影子最短,所以老祖宗几千年前最早测出了夏至这个节气。另外一个相对应的节气是“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中国古人通过树起一个竿子,来测量太阳的影子,从而测出了这两个节气的具体时间。那时候,世界上绝大部分民族还在茹毛饮血,中国人已经在研究天文地理知识了。

(夏至 | 日光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以下图片据公众号“设计目录”)

这一天北半球的白昼最长,而且越往北越长。海口日长13个小时,杭州14个小时,北京15个小时,漠河17个小时。到北极点,24小时是白天,就是极昼了。

夏至以后,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北半球和南半球节气相反。北半球盛夏,南半球就是隆冬。北极极昼,南极就是极夜。

这一天阳气达到最盛。但盛极生衰,接下来阴气开始滋生。按照中医讲,在夏至后,饮食要以清泄暑热、增进食欲为目的,因此要多吃苦味食物,宜清补,白菜、苦瓜、丝瓜、黄瓜,都是很好的蔬菜。特别是在早晨要吃生姜。岭南地区特别是玉林,这天流行吃狗肉,据说狗肉和荔枝合在一起吃,反而不热。这一天是千万只狗儿蒙难的日子。一方面无数人追捧,一方面也在网上引发了无数人的抵制。

(夏至雅事 | 晚灯约候:月挂梢头,相约黃昏)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所以北半球接受到的太阳热量最多。但全年的气温还不是最高。因为地表的温度还在积累。所以高温季节还在后头。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来得快去得快,降雨范围小,“夏雨隔田坎”。今天念的,就是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的著名诗篇。

《竹枝词》多是民歌,不过这首民歌是职业文人写的。“道是无晴却有晴”,“晴”谐音“情”,这句用语意双关的手法,既写了江上阵雨天气,又把少女的迷惑、眷恋和希望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巧妙地描绘出来。古诗中,特别是情诗中,用谐音的手法进行双关,是最常见的技巧。丝,谐音“思”;莲子,谐音“怜子”,“爱你”的意思。怜:爱,不是可怜;子,你,不是儿子。如果有人送什么蚕丝被、或者是莲子给你,知道什么意思了吧。

民歌

《水浒传》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夏至之后,南方即将出梅,彻底的高温季节很快就来了。上面这首民歌也很著名。赤日:红日、烈日。与文人诗歌不一样,民歌的意思都是浅显如画,虽然过去了几百上千年,都还几乎用不着解释。

(夏至蔬果|沈瓜浮李:溪上山涧,一席清涼)

这首诗出现在《水浒传》著名故事“智取生辰纲”一回中(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大贪官、大权贵、大奸臣蔡京做寿,他的女婿北京大名府梁中书搜刮了十万贯金银财宝作为寿礼(“生辰纲”),派杨志押解去京城开封。

这个杨志武功不俗,出身不凡,乃北宋赫赫有名的“杨家将”的嫡系传人。杨志押送生辰纲行至黄泥冈时,又热又累,又没有办法望梅止渴,在这种困境下,受一班饭桶下属所累,被晁盖、吴用等一帮英雄好汉设计给劫了。黄泥岗上,白日鼠白胜扮作挑酒桶的汉子,一边走,一边唱,唱出的就是这一首民歌。这是《水浒》写得最精彩的章节之一,揭开了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举旗起义的篇章。

(夏至农事|杨梅红手:千林红绽,满筐红珠)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是从天空写到地上。天上烈日当头,骄阳如火;地上稻禾枯焦,土地干裂。“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从农夫百姓写到公子王孙。旱情如虎,眼望着田里的稻禾枯死,一年收成无望,农夫心如汤煮油煎一般。那些公子王孙们,悠闲地摇起扇子,哪知道民间的疾苦。

这首民歌充满了焦躁难耐,充满了对抗仇视,预示了一个看起来很太平的社会,已经到了大变革、大动荡的前夜。

(夏至时令|蝉始鸣叫:朝饮甘露,暮咽高枝)

【夏至养生】

夏季阳气盛于外。从夏至开始,阳极阴生,阴气居于内,所以,在夏至后,饮食要以清泄暑热、增进食欲为目的,因此要多吃苦味食物,宜清补。

《吕氏春秋·尽数篇》指出:“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唐朝的孙思邈提倡人们“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曲,粳米为佳”,又说:“善养生者常须少食肉,多食饭”。在强调饮食清补的同时,勿过咸、过甜,宜多吃具有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食物。

(夏至雅物 |风铃:殿角悬铃,夏风轻抚)

绿叶菜和瓜果类等水分多的蔬菜水果都是不错的选择,如白菜、苦瓜、丝瓜、黄瓜等,都是很好的健胃食物。

而面条,也是夏至后被推荐的美食之一。在中国北方流行一句谚语:“冬至饺子夏至面”,尤其是凉面,既能降火开胃,又不至于因寒凉而损害健康。

(夏至之花|牵牛:叶细枝柔,朝开夕落)

在这里,还要向大家隆重推荐一种食材——生姜。有俗话说:“饭不香,吃生姜”、“冬吃萝卜,夏吃姜”、“早上三片姜,赛过喝参汤”,都是对生姜所具有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作用所做的精辟的概括。夏季暑热,多数人食欲不振,而生姜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对于防暑度夏有一定益处。另有“男子不可百日无姜”的说法。

夏季万物生长,阳极阴生,心旺肾衰,因此,适量进补还是很有好处的。

(夏至之味|绿豆汤:绿水白心,一碗清涼)

夏至后,气温逐渐升高,人体出汗量也会随之增加,因此人体需水量大。对此,还可以在饮食上加以调节,如喝些绿豆汤、淡盐水等。需注意的是,绿豆汤不要多喝,更不能当水喝。属于寒凉体质和体质虚弱之人也不适宜饮用绿豆汤。

以上讲的是从饮食上注意养生保健,而在精神上也要注意调养。《周易》理论认为:夏属火,对应五脏之心。因此,夏至后重在养心。夏日炎炎,往往让人心烦意乱,而烦则更热,可影响人体的功能活动,从而产生许多精神方面的不良影响。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因此,要善于调节,多静坐,排除心中杂念。

感谢您的阅读和转发!本期图片据公众号“设计目录”,谨此致谢。

========================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4-05-20 12:37小懒虫〓[甘肃省网友]103.240.72.169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法自然,生活中处处可见大自然的魅力和智慧,让人心生敬畏。
    顶0踩0
  2. 2024-05-20 12:24冰冰。[广东省网友]119.63.48.117
    夏至养生之道,顺应自然规律,保持心情愉快,心态开朗,有利于身心健康。
    顶8踩0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