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值得借鉴的养生十则:126岁太医传下来的经典

2020-04-03 08:14:22

“126岁太医传下来的养生十则+值得借鉴!”是一本集合了古老医学智慧和现代养生理念的养生指南。这本书总结了来自126岁太医的宝贵经验,包括饮食调理、运动锻炼、心理调适等方面的养生十则。每一则都经过了千百年的实践验证,被认为是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的方法。这些养生十则不仅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现代人们可以借鉴的宝贵财富。本书将传承古代养生智慧,为当代人提供了一份宝贵的养生指南,帮助人们更好地关爱自己的身体和健康。通过学习这本书,读者们可以了解到古代智慧和现代医学的结合,以及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实践这些养生十则,从而过上更健康、快乐的生活。

—— 以下是正文 ——

刘纯是中医历史上着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刘完素的九世孙,明朝太医,他历经60多年的实践,落实“治未病”的理论,总结出一套预防疾病的养生十大要诀。

他在《短命条辨》里说:“经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夫正气衰者有三:过饱,气恼,不劳。故尔养生者以十条克之。”他健康高寿,享年126岁。

他的养生之道值得借鉴。

晨起胃气最弱,故尔饮凉水

以激胃气,此为养生第一。

就是说,人刚睡醒的时候胃气最弱,还不能吃东西;只能喝凉开水去刺激胃肠道,以产生饥饿感。

现代研究发现,如果每晨起饮凉水在数月至半年之后就会逐渐出现阳虚的诸多病症,男性则出现胃病、关节疼痛、性功能降低等,有些人还会患上过敏性鼻炎等。女性会出现痛经、月经延期、甚至闭经等。

所以,用现代养生的观点,清晨喝与室温相同的开水最佳,天冷时可喝温开水,最好不要喝果汁、可乐、汽水、咖啡、牛奶等饮料。

午时喝保元汤勿食肉,进补而避肉毒,又进粗食小菜以裹肠毒,谓之七分饱,此为养生第二。

“肉汤不害人。而肉块入腹、变生肉毒、极害人矣。”午饭时宜先喝猪蹄熬的保元汤,也可是鱼、鸡、排骨等汤,然后吃粗粮,以及小菜。这样可以“避肉毒、裹肠毒”。

现代医学发现,人吃进块状的肉类,最多只能吸收30%,而其余的70%在结肠内形成了粪便,这种肉类的粪便经过发酵,就会产生乳酸、吲哚、硫化氢等许多有害的化学产物,引发自体中毒,表现为疲乏烦躁、食不甘味、便秘上火、小病不断、甚至全身骨骼疼痛,长此以往就会加速衰老。

同时吃饭不可多食,七分饱足矣。如果晚饭吃得太饱,小孩易停食发烧;年轻人易做恶梦而损害大脑;老年人易发生猝死。

饭后小憩,以养精神,

此为养生第三。

午时(11~13点之间)小憩正是人体经气 “合阳”的时候,人们在中午吃完饭后,大部分血液流到胃肠道等消化器官,这时你就会感到困倦,哈欠连连,昏昏欲睡。可在饭后活动半小时左右,睡个午觉。

研究表明,有效的午休可以改善大脑代谢,使得上午劳累的脑神经获得更充分的新鲜血液和养料,降低“心绞痛”、“脑梗死”的发病率,有利养阳。午睡以睡30分钟至1小时为宜。

小憩之后喝果汁,以滋血脉,

此为养生第四。

午睡之后要喝果汁,可以补充天然维生素“以滋血脉”。

最好是选新鲜的水果(亦可用新鲜的蔬菜)洗净后,自己用榨汁机榨汁饮用,既卫生,又安全。果汁要现榨现喝,不可保存。

申时,动而汗出,

喊叫为乐,此为养生第五。

每天下午大约4点的时候,是人体新陈代谢率最高的时候,此时锻炼身体不容易受伤。

锻炼时以出微汗为宜,并要大声喊叫,这样才能使清气上升,浊气下降,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过午不食,去肥气而养胃气,

此为养生第六。

刘纯提倡“过午不食”,就是说不要吃晚饭,以“去肥气而养胃气”。

有人会说,不吃晚饭或少吃晚饭是不是会饿得慌?事实证明,不吃晚饭不会影响人的健康,反而因为诱发强烈的饥饿感而不容易生病。

晚饭可因人而异,可喝一碗保元汤,或者喝一碗粥,或者吃点儿水果,总之,晚餐宜少不宜多,有利减肥和养生。

独睡而养精气。精气足而长寿。

此为养生第九。

刘纯提倡分床而睡,睡着后互不打扰,这样既符合卫生,又有利健康;夫妻生活要节制,一个月有一次房事就足矣。这一条也要因人而异。

对于老年人是否需要分床而睡,要看各自的身体状况,如有高血压、冠心病等老年病,同床而眠还有个照顾;至于性生活,也要根据年龄、身体状况而异,不可强调千篇一律,只有有利健康长寿才是硬道理。

人欲长生,肠欲常清,逢月圆而清肠,

泻污浊而去毒,此为养生第十。

刘纯养生特别重视大便的畅通,他说“人欲长生、肠欲常清”。东汉哲学家王充在《论衡》中也指出:“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就是说要保持大便畅通以求肠中清,益养生。

现代研究发现,粪便长时间积于肠内会发酵,产生亚硝基化合物、甲基吲哚、苯丙芘等多种有毒物质和气体,促使静脉回流受阻,出现食欲减退、口苦口臭、恶心腹胀、烦躁易怒、头晕乏力、心悸失眠等证,引发痔疮、肛裂、脱肛等症,还可诱发高血压、心梗、脑中风和肠癌等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日常生活中要做到“肠中常清”。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注重饮水,增强运动,并可自我按摩腹部,促进排便。

综上,刘纯的养生十大要诀还是值得借鉴的。现时社会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不能强求一致,应当强调个性。当然古人的养生之道和现代科学养生之法相结合,都有益于预防疾病、健康长寿,都值得我们效仿。正如刘纯在《养正赋》中所说:“性命全凭胃气生,尚须清浊上下通,试看养正结交人,大小都是百岁翁。”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小编精心整理的这篇内容:值得借鉴的养生十则:126岁太医传下来的经典,如果你看到此处请一定要收藏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