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刘姥姥进大观园心理活动描写

2020-05-04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115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作者先重点描述了的是以刘姥姥的视角显出了贾府的权势权贵。

刘姥姥先去了就看到门两旁气派的石狮,满门满眼都是的轿马,再有就是“挺胸叠肚”的看门人。这些见闻使得她战战兢兢,见人就称“太爷”而门人们则是理都不理,把刘姥姥撵到墙角让等着。

突出了刘姥姥和贾府的贫富悬殊,对比中更显示了贾府的气派

刘姥姥进大观园心理活动描写

刘姥姥是曹雪芹《红楼梦》中的一个角色,在整个《红楼梦》人物画廊中,她仅仅是一个次要角色,戏份不多,但她的三进荣国府却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二进荣国府,她在大观园里的一番滑稽搞笑的“表演”,给高门深院的贾府带来了欢声笑语。刘姥姥因其鲜明的性格魅力留存在读者的脑海中。

从读者接受角度来看,刘姥姥这一人物喜剧性的实现,有着深刻的心理基础。从小说文本建构角度来看,小说喜剧逻辑的展开是有层次的,构成了情节的波澜起伏,而刘姥姥醉卧怡红院则将简单的滑稽搞笑推到了荒诞甚至悖谬的境地,造成了极强的反讽效果。

一、“刘姥姥进大观园”喜剧效应的心理基础

在《红楼梦》中,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情节设置和场面描写为什么会引人发笑?要深入领会这一点,离不开对人的心理的分析。

首先,从接受者的心理感受来说,刘姥姥的出错、出丑,使我们因其丑陋、村俗、少见多怪,意识到“对象的低下和荒唐”,从而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优越感。亚里士多德在《诗学》第五章中写道:“喜剧的模仿对象是比一般人较差的人物……可笑的东西是一种对旁人无伤,不至引起痛感的丑陋或乖讹。”霍布斯也有类似的阐述:“笑的情感不过是发现旁人或自己过去的弱点,突然想到自己的某种优越时所感到的那种突然荣耀感。”

当然,我们对刘姥姥的这种心理优越感,并不是由于她人格低下或性格有缺陷,恰恰相反,《红楼梦》中的刘姥姥,倒是一个纯朴、善良且有侠义心肠的可爱形象,我们对刘姥姥产生心理优越感,主要是基于物质和文化上的优越感。

曹雪芹在小说里称刘姥姥“有些见识”,刘姥姥女婿的祖上也做过京官,到了刘姥姥女婿这一代,家里虽有田,但也要自己耕种。从这些描写看,刘姥姥女婿家在经济上只比一般无地的农民好一点,刘姥姥也就是一个村野老妪而已。所以,一进到钟鸣鼎食的贾府,经济上、物质上、文化上的巨大差异必然显现出来,比起贾府的精致、优雅、富足来,刘姥姥难免显出粗鄙、村俗与少见多怪来。也因此,当刘姥姥对贾府精心腌制的茄子啧啧称奇的时候,当刘姥姥把鸽子蛋误认为小巧的鸡蛋的时候,当刘姥姥把省亲别墅的牌坊当做庙宇倒头就拜的时候,读者不知不觉地用贾府众人的眼光去审视和打量她,也难免跟着贾府上下,一同忍俊不禁起来。

刘姥姥进大观园心理活动描写

刘姥姥初进荣国府,被荣国府在盛大和豪华惊吓到,因此在看到穿着豪华的丫鬟以及奉节的心声位居拍马溜须,再到后来二进大观园,它开始由当初的胆怯变得落落大方,还可以说笑话

小编精心整理的这篇内容:刘姥姥进大观园心理活动描写,如果你看到此处请一定要收藏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