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探寻米芾书法魅力:书史中的重要影响与突破

2024-01-28 分类:推荐

TIPS:本文共有 293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米芾(Mi Fu)是中国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在当时及后世有着极高的地位和影响。米芾的书法擅长草隶结合,刚劲有力,极富个性特色。他不拘泥于传统形式,大胆创新,开创了一种新的书法风格,被誉为“米体”。米芾的书法作品精于用墨,墨意淋漓,极富变化和表现力,给人以强烈的艺术冲击。在书史上,米芾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创新为后世书法家提供了新的启示,促进了书法艺术的发展与变革。他的书法作品影响了后世许多书法大家,成为中国书法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笔。

米芾(字元章,1051-1108)作为一代大家,书法风格、取法学习历程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他本人就一生的学书经验留下了《海岳名言》《宝章待访录》等经典著作。因而有必要在研究成亲王乃至清代帖学书家学米现象的同时,论述一下米芾在清代的传播和影响。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回锋收笔

宋代肇建,上经五代战乱。表现在书法中,传统的笔法和艺术形式传承难免遭到了一定的消弱。正所谓“祸福相依”,北宋出现了以苏轼、黄庭坚、米芾为主的创造性书家大家,他们大胆抛开“法”的束缚,以己意而为之,别开生面地闯出了另一番“尚意”天地。米芾对书法的执着以及对喜收藏的爱好,都是造就这位艺术天才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米芾的书学经历,其早期主要还在唐人的影响之下。唐人书家中,对于米芾书法作品影响较深的,体现在作品中的颜真卿、欧阳询、褚遂良三家较为明显。深刻的学习之后,米芾对于唐人书法的把握亦是非常深刻,为其后的转慕晋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米芾在长沙任满(1082)之前,他的书法主要处在唐人的影响下。从米芾的《自叙帖》中看出,他是从唐人书法入手,大致秩序是从颜真卿楷书学起,并对以《祭侄文稿》等为代表颜真卿行书也是非常推崇。这为他之后书风宽博的体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后,米芾又由柳公权上追欧阳询,以取“欹侧”“险绝”之势。米芾在赴黄州拜晤苏东坡之前,对于欧阳询书法赞赏有加,米芾作品中的“险”“劲”大抵是受到欧阳询的影响。从米芾的《海岳题跋》中可以看出,专门有米芾题跋文字的书家大抵囿于晋唐,而唐代又独有欧、颜,可见米芾对于他们二家的重视程度,尽管也有涉及二家的微词,但主要是发生在米芾书追两晋之后。艺术的进取就是批判性的发展,不断的学习前人,并且要及时地抛弃前人不能为我所用的或者不适合我的东西,不断的推陈出新,找到“自我面目”。米芾对待唐人的态度是合乎艺术发展规律的,为我们学习前人提供了经验。

除了享有盛名的颜、欧之外,在米芾前期的学习经历中,亦有其他唐代书家不可不提。比如,米芾倾心于沈传师、段季之书。对于米芾影响最重且最让米芾折服的唐代书家还属褚遂良(596-659),米芾在他的书论包括题跋中较多关注了褚遂良:“褚遂良如熟战御马,举动从人意,而别有一种骄色。”“褚遂良字登善临晋右将军王羲之《兰亭宴集序》,本朝丞相王文惠公故物……虽临王帖,全是褚法,其状若岩岩奇峰之峻,英英秾秀之华。翩翩自得,如飞举之仙;爽爽孤骞,类逸群之鹤。蕙若振和风之丽,雾露擢秋干之鲜。肃肃庆云之映霄,矫矫龙章之动彩。”米芾对于褚摹《兰亭序》就有一首诗和两篇题跋的赞美之文,可见米芾对于褚书十分的叹服。

然而,米芾对于其他人就没有这么客气,比如认为虞世南书如“休粮道士”,认为欧阳询书如“新瘥病人”。米芾从颜学起,又由柳追欧,最后又归于褚,且对褚少有不满,可见米芾从内心来说,还是真正的仰慕和欣赏褚遂良的。甚至对于颜真卿行书的赞美也推断或许有褚遂良的因素:“颜真卿学褚遂良既成,自以挑剔名家,作用太多,无平淡天成之趣。此帖尤多褚法,石刻醴泉尉时及《麻姑山记》,皆褚法也。此特贵其真迹尔,非《座位帖》比。”又言褚遂良的结字妙造自然:“凡大字要如小字,小字要如大字。褚遂良小字如大字,其后经生祖述,间有造妙者。”

米芾长沙任满之后,于黄州拜访苏东坡,东坡对米芾书法“风墙阵马,沉着痛快,当与钟、王并行,非但不愧而已”的评价,对于米芾来说意义重大。开始转向晋人,自此书风渐入平淡。不仅他自己认为书法应该回归晋代,后人也评述他得晋人真髓,如:“草书若不入晋人格,聊徒成下品。”“后代学晋人书,唯米癫妙得曲折。”他得到王献之《十二月帖》叹曰:“此帖运笔如火箸画灰,连属无端末,如不经意,所谓一笔书,天下子敬第一帖也。”并且于靖重建国元年(1101)后把自己的居所改名为“宝晋斋”。米芾历年所得晋唐名家法书情况大致如下表所列:

米芾在黄州(黄冈)拜访苏东坡之后,可谓取法一变,由唐入晋,并脱离了“集古字”阶段,终成自家面貌。米芾早年脱胎于唐人欧、颜、褚、段、沈等唐人书家,从他们的书中各取于自己有益的养分来补充自己,之后又开始了批判地吸收唐代名家的过程,即批判性的学习各家之长后,再予以否定,不断在书艺上前进。米芾学习书法人谓“集古字”,可见米芾在学习过程中,涉猎范围之广,超乎想象。米芾最终作品呈现出的面貌,不可谓不丰富,汲取众家之长,这也正是米芾取得巨大艺术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结合米芾的时代背景,宋人“尚意”的创造精神也是给予后世的珍贵文化遗产。

米芾对后人主要的贡献除了书法作品外,他的数学思想同样贡献巨大。米芾的数学思想并没有像《书谱》《书断》等专门论述书法文章一样,米芾的数学思想大都是集中在他个人的一些“随笔”中。就是这些看似不经意间的流露,为后世学书者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和精神导向。

米芾的数学思想中,于学书过程中碰到的种种问题都有相应的言论,其中也包括对于笔、墨、纸等书法工具的讨论。书法首重用笔,用笔的讨论也一直没有停息,米芾有言:“作字需要的笔,苟得笔,则细若丝发亦佳;不得笔,虽大逾寻丈,终无骨气。”“用笔不欲太肥,太肥则形浊;不欲太瘦,太瘦则形枯。多露锋鋩则意不持重,深藏圭角则体不精神……一起一侧,一晦一明,而神奇出焉。常欲笔锋在画中,则左右皆无病矣。”

历代对于用笔的讨论就一直没有停休,蔡邕《笔论》、卫夫人《笔阵图》、王羲之《用笔赋》等,米芾讲“常欲笔锋在画中”应该即是他所谓的“得笔”。米芾在用笔方面的心得可以说是他很自负的一件事情,他曾言:“‘蔡襄勒字,沈辽排字,庭坚描字,苏轼画字。’上复问:‘卿书如何?’对曰:‘臣书刷字。’”勒、排、描、画等都带有刻意、做作的嫌疑,唯有米芾认为自己是“刷”,一个字足以让我想起东坡评价他“风墙阵马,沉着痛快”的淋漓之意。

米芾慕晋并强调自然流露,作书不应刻意为之,这是米芾书论的精髓之一。“自然”之后,自是“古雅”。在米芾看来,“古雅”的标准似乎只有晋人符合。在他的学书过程中,对于唐代书法侵染既久,却似乎亦没有达到他“古雅”的标准,原因就在于晋人的“淡”与“古”是后世难以企及,主要原因“时代压之,不能高古”。在米芾看来晋、唐之间的区别就是“淡”“古”的差距。对于临摹对象,米芾强调要观墨迹,提出:“石刻不可学,但自书使人刻之,已非己书也,故必须真迹观之,乃得趣。如颜真卿,每使家僮刻字,故会主人意,修改波撇,致大失真。”

究其原因,主要因为石刻之书,大部分已经失去了原来的面貌,唯有真迹可以还原本来面貌,并非米芾对石刻书法有偏见,而是人们对于种种刻石书迹的优劣难分,故而多不提倡学习模仿石刻,米芾首当其冲。

小编精心整理的这篇内容:探寻米芾书法魅力:书史中的重要影响与突破,如果你看到此处请一定要收藏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4-01-28 16:49花儿的梦[福建省网友]103.15.201.140
    米芾的书法作品给人一种磅礴大气的感觉,每一笔都流淌着他的思想和情感,让人感受到了书法艺术的魅力。
    顶2踩0
  2. 2024-01-28 16:37天雨鸥鹏[陕西省网友]203.33.159.23
    米芾的书法作品确实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书法风格独特,影响了后世很多书法大家。
    顶0踩0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