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走路带风:工作狂骨科医生的日常|牛在温医

2024-02-06 分类:生活

TIPS:本文共有 246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走路带风》是一部聚焦于现代都市生活的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个名叫李风的工作狂骨科医生的日常生活。李风是一位极具医术造诣的医生,但他却总是被工作所紧紧束缚,几乎没有时间去享受生活。然而,一次意外的休假让他发现了生活中的另一面,“走路带风”成为了他生活中的信条,他开始尝试着放慢节奏、主动和他人交流,并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和工作。通过渐渐放下工作繁忙,他与患者、同事建立更紧密的联系,成为医院里备受尊敬的医生。这部片子以温馨感人的故事,展现了医疗行业中医生们辛勤付出的另一面,教人明白生活不只是工作,还有很多值得去珍惜的美好。

“牛”在温医

日前,温医大官方微信开设“三牛精神我践行”专栏,聚焦温医大一线的“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激励广大师生以他们为榜样,以“三牛”精神砥砺干事创业,以实际行动体现信仰信念的力量,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今天,我们推出第六期,故事的主人公是温医大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执行主任、脊柱外科主任滕红林。

往期推送:

陈忠孝:为添教学一粒“米”,坚守六年,只为初心 | “牛”在温医詹天:“家人”吃得放心、开心、舒心,就是我的初心 | “牛”在温医陈高帜:科研这条孤独的路,需要一颗强大的心 | “牛”在温医刘登峰:每一个被他“伤害”过的人,最后都会爱上他 | “牛”在温医李健:教学近四十载,以热爱守望初心 | “牛”在温医“

在同事眼里,他是个特别“拼”的人。每天的工作,都是从门诊一路小跑到病房开始的,工作日门诊、手术连轴转,就连周末也经常排得满满当当,这对滕红林来说已经是“基本操作”。这种“连走路都带风”的工作节奏,让他年开展的四级手术量高居全院榜首。一个医生的工作到底可以有多拼?让我们来听听温医大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执行主任、脊柱外科主任滕红林的故事。

医者,仁心方有仁术

“昨晚休息的怎么样?”“麻药过后可能会有点痛,有需要只管跟我们说啊”……每天早上7时30分左右,391病区就响起了滕红林团队查房的声音。 负责当天首台手术的医生要在护士交接班前完成查房,这是脊柱外科的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查房提前半小时,一整天的效率就能提高不少,手术也就能准点开始。”滕红林说。

工作日门诊、手术连轴转,就连周末也经常排得满满当当,这对滕红林来说已经是“基本操作”。他总是站在患者角度为患者着想,上午的门诊熬到下午1、2点还没吃上饭是家常便饭,对一些工作比较忙的患者,他还推荐他们可以周末来看门诊、办住院,有些简单的手术,周六手术后周一就可以出院了,虽然自己加班,但是极大方便了患者。

有一年大年二十九,一位腰椎间盘突出多年的患者突然瘫痪,以为只能年后就医的他在家人的陪护下,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找到了滕红林。“不要害怕,我年三十都能过来给你手术,这手术肯定可以顺顺利利的。”滕红林这样安慰患者。得益于手术的及时,瘫痪的患者完全恢复了行走的能力。

还是学生时,滕红林就从导师那里学到了一个好习惯——医生下班前一定要去病房看患者。如今这个做法在脊柱外科已是常规,也帮助他规避了许多“雷区”。

一次周末查房过程中,他发现一位腰椎骨折患者下肢出现了出血点,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他马上给患者安排了B超检查,发现患者是罕见又危险的下肢腹主动脉栓塞。滕红林马上联系医院血管外科急诊取栓,排除了这次“危机”。如果没有及时发现,患者甚至有双下肢截肢的可能。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曾被滕红林带教过的年轻医生都亲切称他为“师父”,既是严师,也是“慈父”。

扮演着严师角色的他,无论多么忙碌,每周都会固定抽出一个晚上的时间,组织科室开展业务学习,并常常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带教,遇到典型案例,就随时随地为学生和下级医师讲解。白天工作中发现问题,他会及时教给学生,晚上还会打电话再详细指导,对于一些不常见的病例,他也会耐心进行病案分析,帮助学生梳理诊疗思路。

“文献检索才是真正的老师”,他常常跟学生说,科研与临床要紧密结合,鼓励学生在碰到疑难问题后,第一时间去检索文献资料,“老师带教只是一家之言,而文献检索则是集合众人之长,在读懂吃透文献的基础上,才能把临床实践与科研更好地结合起来。”滕红林说。

除了技术上的指导,滕红林对学生和团队年轻医生经常分享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多年来,他严格把握手术指征,与患者推心置腹地进行术前沟通,让患者对自身病情有充分地了解和认知。“当医生不仅要学会开刀手术,更要学会与患者交朋友,懂得与患者换位思考,时时刻刻想着患者的困难。做手术并不难,是否要做手术,如何选择对患者最佳的手术方式才最为重要的。”这是滕红林教导学生时常说的话。

从“近乎空白”开始,

把脊柱外科带入浙江前列

,滕红林博士毕业后回院牵头成立了脊柱外科专业组。学科初创时期,他一人带着实习生和住院医师摸爬滚打,每年高质量地完成200-300台脊柱手术,包括难度较高的脊柱骨肿瘤手术和脊柱畸形手术。

“患者的信任和领导们的鼓励让我一路坚持下来,对每台手术我都提前做好评估,遇到难题就跟导师交流,定出合适的手术方案,就这样一步一脚印走到现在。”

在他的带领下,脊柱外科现已发展为12人的团队,学科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在省内较早地开展了颈椎、上颈椎手术、脊柱矫形、脊柱肿瘤等高难度手术,积累了大量的相关病例资料和丰富的手术经验,使不少以往在温州地区极少开展的手术变成了常规手术。起开展脊柱外科手术中难度最大的手术之一——脊柱肿瘤全脊椎切除重建术,又成为省内第一批开展脊柱微创内镜和颈椎内镜手术的团队。

,有位患者因“胸椎恶性肿瘤”来院治疗,当时患者已经瘫痪,辗转就医,都被判定“无法医治”,绝望的患者甚至已经为自己安排好了“身后事”。一次机缘巧合她遇到了滕红林,最终确诊为“侵袭性脊椎血管瘤压迫脊髓所导致的瘫痪”,滕红林随即为她实施了手术。术后3个月,她不仅恢复正常行走,大小便功能也完全恢复。

现在,团队内镜手术量达500余台,治疗的患者中年龄最大者为105岁,滕红林过硬的手术技术和准确的判断深得患者的信任。

原标题:《“走路带风”、工作狂、骨科医生的日常 | “牛”在温医》

小编精心整理的这篇内容:走路带风:工作狂骨科医生的日常|牛在温医,如果你看到此处请一定要收藏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5)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4-02-06 09:57子不语。[天津市网友]202.157.192.227
    这部剧似乎会让观众对医生的工作更加了解,非常期待!
    顶0踩0
  2. 2024-02-06 09:44慕糖纯·蔡[吉林省网友]45.123.207.158
    工作狂骨科医生的日常,听起来就很励志啊!
    顶0踩0
  3. 2024-02-06 09:31双重人格℡[火星网友]144.123.215.219
    看了预告片,好像会有一些悬疑和医疗剧情,很期待!
    顶5踩0
  4. 2024-02-06 09:18Gemini 铃°[云南省网友]203.1.90.167
    @冰逸雪寒牛在温医这个名字很特别,让人好奇这部剧的内涵是什么。
    顶6踩0
  5. 2024-02-06 09:05冰逸雪寒[四川省网友]103.230.0.182
    这部剧看起来很有趣,期待看到骨科医生的工作生活!
    顶0踩0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