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伤寒论第六章节解读:太阳病脉证辨治【31】【32】【33】

2024-02-06 分类:生活

TIPS:本文共有 185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伤寒论》是一部古代中医经典之一,其中的“太阳病脉证并治”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章节。第六章主要讨论了太阳病的脉证辨别和治疗方法。在这一章节中,作者详细阐述了太阳病的脉象特点,包括脉症的种类及其所代表的病情。同时还介绍了对不同脉证的治疗方法和药物使用。这一章节内容精辟,对于临床实践具有很高的指导价值,对于掌握太阳病证治疗的中医医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3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方一。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

陈修园:肌腠实则肤表虚而自汗,入于经输,既有桂枝加葛根之法,而肤表实而无汗入于经输者,治法何如?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前已详其说矣,其无汗为邪拒于表,表气实也。其恶风者,现出太阳之本象也,葛根汤主之。

此一节,言邪从肌表而涉于经输,与邪在肌腠而涉于经输者之不同,另利葛根汤取微似汗法。

黄元御:营为寒伤,闭束二阳卫气。葛根汤,葛根泻阳明之卫,麻黄泻太阳之卫,桂枝、芍药,通经络而清营血,姜、甘、大枣,和中气而补脾精也。

刘世祯:此与上桂枝加葛根汤主治之证,项背强几几恶风皆同,惟发热(太阳病故发热)无汗为异,此皮毛闭塞,荣卫之两郁也,脉当浮缓且大,按之微紧,宜葛根汤主之。葛根汤即桂枝汤加葛根、麻黄,较桂枝加葛根汤,仅参麻黄一味,以开卫闭,乃方以葛根名者,知所重仍在葛根,但以无汗加麻黄耳。可知桂枝、麻黄之主治,惟视表实、表虚,有汗、无汗为辨,未可如泾渭之判,以桂枝为治风而不治寒,麻黄但治寒而不治风也。

【3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方二。用前第一方。一云,用后第四方。

陈修园:太阳之恶寒发热、头项强痛等证,与阳明之热渴、目疼、鼻干等证,同时均发,无有先后,名曰合病。合病者,两经之热邪并盛,不待内陷,而胃中之津液为其所逼而不守,必自下利。然虽下利而邪犹在表,未可责之于千里。既非误下邪馅之里虚,断不可以协热下利之法治之,仍当以两经之表证为急,故以葛根汤主之。

此一节,言太阳合于阳明而未下利证也。

黄元御:太阳表寒外束,经络壅迫,郁遏阳明胃气,不能容纳水谷,已化之食,必当注泄而下,葛根、麻黄,泻二阳之卫郁,以松里气也。

刘世祯:两经之证,同时并作,谓之合病,若一经先病未愈,复连一经,谓之并病。此证所谓太阳阳明合病者,即风寒中表兼中里,风邪直入胃肠之候也。其人本胃中寒,加以太阳伤寒,外寒与内寒相应,风性急而内犯,鼓荡肠胃之气(西学谓肠之蠕动增速,则下利,即此义也),故令下利,脉当浮大而按之濡紧。治此不用温中之品者,以胃本无病,因外寒相感而为病,虽下利病象在里,而病因实为在表,故治其外而内自安。此病常常见之,后贤以阳并于表则里虚释之,假令阳并于表,发表则阳亡,里既虚矣,且当先救其里,尚可用葛根汤以发汗乎,亦有释为太阳发热恶寒,合阳明之目疼鼻干,为太阳阳明合病者,更与论旨相违,且何以致下利,更与目疼鼻干无关也。此证若脉浮而大(大为气实,非虚大也),口渴发热恶寒,便为二阳并病,宜大青龙汤治之。本论所示证治,一一皆治源之法,学者宜熟玩焉。

【33】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方三。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 桂枝二两,去皮 生姜二两,切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陈修园:太阳与阳明合病,其机关全在乎下利,而兹不下利,而但作呕者,当求其说。盖太阳主开,阳明主合,今阳明为太阳所逼,本合而反开。开于下则下利,开于上则为呕,即以葛根加半夏汤主之。盖以半夏除结气,以遂其开之之势而利导之也。

此一节,承上节而言太阳合于阳明,不下利而但呕也。

黄元御:二阳合病,经迫腑郁,不能容纳水谷,未化之食,必当涌吐而上,半夏降胃逆而止呕吐也。

刘世祯:此示风邪入胃,其人胃气上逆,因令水气上行,但呕而不下利,盖邪入胃而不及肠,故不利而但呕也,脉当浮大而按紧。病因在表,而证象见里,无论为呕为利,皆当治其外而内安。故仍用葛根汤法,加半夏以降逆气,风寒外解,水气化汗,则表和而里亦和,呕必自止。此证或脉浮甚,或呕不止,麻黄不可用,以发其阳故也。虚有误发其汗,必令中虚而吐下不止,故治其实,即当预顾其虚。经曰: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用一法即垂一戒,自无实实虚虚之咎矣。

小编精心整理的这篇内容:伤寒论第六章节解读:太阳病脉证辨治【31】【32】【33】,如果你看到此处请一定要收藏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5)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4-02-06 14:42李準基你是心脏[山西省网友]192.188.170.213
    @征鸿过尽学习中医真的需要花很多时间钻研,这篇解读让我受益匪浅。
    顶49踩0
  2. 2024-02-06 14:38征鸿过尽[湖南省网友]103.44.58.135
    我之前对这些章节理解得不够透彻,这篇解读让我豁然开朗。
    顶9踩0
  3. 2024-02-06 14:34-c-t[海南省网友]103.55.24.110
    感谢分享,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资源。
    顶0踩0
  4. 2024-02-06 14:29·····淡[江西省网友]203.12.94.70
    这些章节的解读让我对太阳病脉证辨治有了更清晰的理解。
    顶1踩0
  5. 2024-02-06 14:25花和尚[宁夏网友]203.57.202.246
    这篇解读很有深度,对于学习伤寒论的人来说很有帮助。
    顶7踩0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