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道教养生之密:先天一炁 从虚无中来之一

2024-03-06 分类:推荐

TIPS:本文共有 487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道教养生之密:先天一炁+从虚无中来之一》是一部详细探讨道教养生理论的专著。本书深入解析了道教养生中的先天一炁和从虚无中来的理念,强调了通过修炼和调理身心,使身体更好地获得自然界的能量,并与宇宙能量相融合,达到身心平衡和健康的状态。书中详细介绍了道教养生的方法和实践,旨在帮助人们通过修炼和调养身心,实现阴阳调和,增强体质,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该书系统地阐述了道教文化对身心健康的独特见解,为关注养生健康的人们提供了宝贵的养生指导和心灵滋养。

南怀瑾

正文:

最近几十年,道家的书出来很多,大家都乱看,这里又是密宗,那里又是道家,听了头都昏了,不晓得“先天一炁,从虚无中来”,这虚无从哪里来?怎么有个炁从虚无中来?为什么称先天?“先天”两个字是根据《易经》乾卦,孔子的《系传》里说“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先天就是宇宙没有形成以前,一切万物生命还没有发生以前叫先天。宇宙万有开始生发,这个功能哪里来?生命功能又是哪里来的?是靠先天来的,所以乃至天地宇宙都没有办法违背的,生命都在这个范围以内。我们有了生命以后叫后天,这个后天的生命奉天时,既然有了有形的生命,背后有个功能,这个功能是先天来的,有一个规律有一个法则,那是不可能违反的。譬如人生下来要一岁、二岁、三十岁才到中年,不会一生下来就到三十,不能跳过去。所以后天返回先天时,需要按它的步骤来的。自然界看起来是没有规律,看到这个草啊、树啊乱长,其实它一点都不乱,不规律里头有它的规律,那是后天。就是孔子在《系传》上提出来的先天、后天的名称。有一位禅宗的祖师傅大士,历史上都说他是弥勒菩萨的化身,儒、释、道三家都通的,也是梁武帝的国师。他有个偈子很有名:“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就是讲这个先天。天地宇宙万有没动以前,它已经存在,它没有形象,宇宙万有都靠它生发。我们现在后天的生命,是靠鼻子的呼吸维持,靠嘴巴吃万物,伤害别人来维持自己的生命。菜也有生命,吃素也杀生,现在科学已经证明了草、花、菜都有感应的。修道到了有“先天一炁”后,就不靠后天的呼吸,不靠嘴巴了。大家修呼吸法,我经常笑你们冤枉,鼻子的呼吸是生灭法,有生有灭,有去有来,不会永远停留在那里。你专门跟这个生灭的事打交道,要想求不生不灭,长生不死之道,可能吗?工具都用错,本钱都用错。所以这个气不是鼻子里头的气,道家告诉你,“先天一炁”不是这个气,因为这个气是一往一来生灭,它永远不停留的。

有人练气功气聚丹田,肚子大大的自以为有道,实际上肠肥脑满,快要翘辫子了。把气鼓在这里,没有道理的,你做个气袋,然后把气打进去,叫这个气只准在一处,不准流动,那可能吗?我们人体就像是个袋子,气进来它一定四面充满,气留在一处会结块就生瘤了。所谓气沉丹田,真正的丹田是无形无象的。气全身都充满时,精神就好了,精气神来了,也就是“先天一炁”。所以修道家是不用那个气,还是用我们原始这个“无火”之谓炁。“先天一炁”就是不呼不吸,这时候我们后天呼吸宁静了,身、心、性命都空了,没有感觉了,这时所发动的生命功能叫“先天一炁,从虚无中来”,要自己完全空到极点,清净到极点才能发生,并不是说“先天一炁”从虚无中给你掉进来。你那时本来就在虚无中,还要掉进来什么!这个有形的呼吸也在虚无中啊!所以,从虚无中来是看你身、心、念头空到多少,它的功能就发动多少,真空中就生出妙有来。如果空都空不了,还想求妙有,做不到的!这个“先天一炁”是不生不灭的,刚才提傅大士这个偈子“不逐四时凋”,它永远不生不灭。“言先天一炁,为大丹之基也。”我们一般人修道都想要修到有个东西来,可是道体本来没有东西,佛家叫它空,道家叫它清虚,是指道之体,宇宙万有都属于这个体的变化。这个观念同佛家一样,在佛家说来,一个人成佛要证得三身:法身、报身、化身。法身是体,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报身就是万象,宇宙万象各有一个报身,体是一个,变成了万有以后各有一个报身,也就是色身;化身是法身变化出来的,有千百万亿化身的不同,成佛叫做应化身等等,很多的名称,就是有一个实质的身体。道家改变了三身的名称,成为“一炁化三清”,都是这个炁的作用,变化出来就化三清。三清就是太清、上清、玉清,这同法、报、化三身同一个道理。譬如说基督教,一切宗教,最后的哲学都有点相同,所谓上帝天父、自己、圣灵是三位一体,也是这个道理来的。至于我们后天这个生命,来来往往的是报身,要如何修道呢?必须要得到“先天一炁”。“先天一炁”是由道体上来,没有什么办法形容,所以叫它“一炁”。无火之谓炁,下面四点是火。“先天一炁”不是空气的气,不像风不像气流,勉强来讲,只能说它是个能,生命的能就是“先天一炁”。“先天一炁”到了才能够结丹,大丹。

练气功的人,把呼吸之气在身中练来练去。还有些修道的人,把呼吸之气配合上“意”,转到身上有了感觉跳动,认为气发动了,那个并不是气发动了,同“先天之炁”差远了。结丹成道不是这个东西,而是要“先天一炁”才行。别的道书上说得很明白,“先天一炁,从虚无中来”,结果有人练气功拼命对着太阳,把虚无解释成虚空,从虚空观想一个气进来,一个光进来。密宗这类很多,道家也在搞这一套。那么从虚空中观想一个气进来与身心合一,是不是“先天一炁”呢?虽然不是,但是比练身体上的感觉好一点点。我们再清楚地讲,不论佛家、道家乃至世界上各种修炼法门,都不出炼气的范围。譬如说密宗的人念咒子出声念,或者念佛的人也出声念,可以念到一心不乱,也成功。但是老实讲,这些方法都是在炼气,只是比炼后天呼吸之气好一点,是专一的气,还没有到“先天一炁”。譬如说有些人守窍观想,这是炼神;譬如说修戒、定、慧,规规矩矩修止观,乃至修白骨观,修各种观,各种道家的工夫都是炼精。这些方法对不对呢?都不对,但是也都对,锻炼身体祛病延年是有些效果。其实连运动都有效果,打拳也好、跑步也好,都是在炼气,这都是有形的。但是结丹不是这个,不过同这些炼精、炼气、炼神的炼法,都有密切的关联。偏向于任何一点都不对,能够融会贯通起来都对。“先天一炁,从虚无中来”,并不是从虚空中来,要注意啊!你心念越空得掉,身体的感觉、知觉越清净越放得下,慢慢这个“先天一炁”自然发动。所以“先天一炁”从虚无中来,你要修通气脉,转变色身,并不是做什么稀奇古怪工夫。所以“先天一炁”到了,“为大丹之基也”,就可以结丹了,这是了命的第一步。

所以“先天一炁”要搞清楚,“先天一炁”从哪里来? 从虚无中来,越空越有。在佛学讲“真空妙有,妙有真空”,也叫做“性空缘起,缘起性空”。“先天”这两个字要注意,什么叫先天?孔子解释《易经》乾卦,我们提到过的,“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这个天地是没有办法违背的,那个本体的力量叫先天。我们现在的生命及一切的万有,都算后天。先天没有一切,本来无一物;后天呢?“奉天时”,要顺应自然,本体功能的规范不能违背。太阳一定从东边上西边下,每天一定是上午、中午、下午,各有不同。“先天一炁,从虚无中来”,你越空得了,身心感觉越放得开,越接近于先天,这个时候就有真的“炁”来。这个不能叫它一“炁”,《老子》里头很少用这个字,而是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这个东西不是自然科学物质的东西,它有股力量,无形无相,在佛学叫做业力。业力不一定是坏的,成佛成仙是善业修成功的力量,一切凡夫众生是因为恶业力量,所以在六道轮回受报应。学佛修道也在造业,造的是善业,绝对的善业才能成功。当这股力量来了,真空中生出妙有,但是就算你“先天一炁”来了,一般人没有佛家所谓戒、定、慧的修持,也是徒然。普通人“先天一炁”从昏沉中来,你睡够了醒来的时候,将醒未醒之间,它来了,你不觉得。一来了以后,凡夫第一步欲念就来了,就入了欲界,把“先天一炁”糟蹋了。再其次的,你在将醒未醒之间,或者生重病,病快要好时是“先天一炁”来,这个东西来了,就是生命的功能,你的病一定好。可是你不知道,自己体会不出来,认识它很难,因此修道的人,万修万人都不成功。“先天一炁”随时会来,换句话说也就是活子时,冬至一阳生就是这个东西,也可以叫阳生。现在进一步讲,阳生有个现象,这个时候你自然有一种春意,生命的春意,就是“先天一炁”。什么叫春意? 就是春天万物都在发生,有一种生发的力量。当这个“先天一炁”来了,学佛也好,修道也好,都要把握住这个境界。如何把握呢?下面你注意啊!“久之生机复转,一点真炁,希微隐约,潫然上升”,这个定不知要定多长时间,定久了以后,这就真叫气脉通啦!这是再进一层的一阳来复,再进一层的活子时来了,这是真正的活子时。以道家的术语来讲,这一阳来复,一个新的生命重新开始,所谓“生机复转”。本来入定是槁木死灰,现在一点真气,他形容“希微隐约”,这四个字并不是有现象,也并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也不是感觉得到的,是若有若无之间。这就没有办法了,要靠你的智慧,到那个时候自然会知道。

“潫然上升”,从哪里上升?以现在流行的术语,有印度的瑜珈、密宗等等的翻译,是所谓从海底。在道家古书说,一点真阳从虚无中来。虚无是莫名其妙的空洞之间,空到极点,静到极点,从下面发上来。但是一说下面两个字,你可能会抓到一个肚脐,或抓到一个海底了,那都不对的!不要抓个部位。海底、丹田当然有影响,但不是从这里来,是要静极而来的。老子讲的“致虚极,守静笃……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就是说要空到极点,静到极点,才会归根复命,恢复自己原有的生命。老子讲得很简单,几句话一个原则,没有讲详细的工夫。这里所说的,等于批注了老子那一段的工夫。这个时候,“一点真炁,希微隐约,潫然上升”,要注意啊!古文不是随便引用,“潫然上升”有水蒸气的意味,蒙蒙的这样上来,就是密宗所谓得了拙火,慢慢一路自然冲上来。等到我们生命中元阳之炁发动的时候,思想就不起了。如果一个念头都没有,那不是变成死人了吗?不会,那只是平常的思想没有了,先天的灵感反而超越了现在的思想,反而什么都知道,普通叫做神通,神而通之。所以要得坎中先天至阳之气才可以,他说这个气不来,“无以制之”,制伏不住这个思想、妄想。我们要注意哦!有些人打坐修道气机也发动了,肚子也鼓得很大,身体上的气也很充满了,以为这个是“先天至阳之炁”,不是的。“先天至阳之炁”是无形无相的,那又是另一种境界,不是这个呼吸之气。换一句话说,当这个肉体上“先天至阳之炁”来了,女的不管你多大年纪,又变回十二岁以前的样子,男的变回童子之体。到这个时候,身心的感受没有了,这个肉体上不呼吸了,用灯草或一根鸡毛放在鼻孔下也不动;可是他皮肤还在呼吸,不过感觉不出来。这个时候用脑电波、心电图做检查,心电图不会起伏,完全平静了。这个时候是“先天至阳之炁”,所以无形无相。

念头自然清净之后,道家说了下面一句话,“然先天一炁,从虚无中来”,思想感受空到了极点,“先天一炁”就来了。可是这一句话又害了人,后来看道书的人,想修“先天一炁”,打坐时幻想空中一股气,咚!灌下来。所以呀,都修成神经了。明明告诉你,“先天一炁,从虚无中来”,你却在虚空里头抓,已经不虚无了嘛!那是有嘛!所以用观想,观想就是有嘛,那也就不对了。“若非致虚守静之功,安得穷原反本哉。”不证到空,不但不能明心见性,这个“先天一炁”也不会来的。“故曰,内以养己,安静虚无”。他说,我们这个人的生命,“生身受炁之初”,当母亲怀胎那一剎那,现在讲是受胎时候,变成这个生命。“本来一点灵明,人人具足”,一点灵光好比电磁波,一吸引进去就构成了胎儿。一旦进去,你怎么都跑不掉了,就被绑住了。这两股力量在旋转,精虫卵脏一结合,一点灵明一钻进去它就转动了,就是轮回的道理。你这个灵魂要跑也跑不出去了,慢慢就像豆浆一样,就把你融化在里头了。所以我们现在都融化在这个身上,你要如何把它扭转回来,自己跑出来,跳出三界外,那靠你的本事了。“只因后天用事,根寄于尘”,变成后天以后,就把这个身体生命拘束住了。钱学森曾说:“结合科学的观点,炼功、炼内丹”。

小编精心整理的这篇内容:道教养生之密:先天一炁 从虚无中来之一,如果你看到此处请一定要收藏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4)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4-03-06 18:31空明[上海市网友]203.33.145.42
    道教的观念真的很独特,对养生可能会有很大的启发。
    顶7踩0
  2. 2024-03-06 18:16‘我好累’先生[国外网友]123.249.45.0
    道教的养生理念很深奥,感觉需要更多的学习和思考。
    顶6踩0
  3. 2024-03-06 18:01Michaela、Christina、E[新疆网友]203.22.76.224
    从虚无中来,让人感觉好玄乎啊,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顶4踩0
  4. 2024-03-06 17:46虹心[山西省网友]101.102.76.159
    这个话题真有意思,道教的养生之道真的很神秘。
    顶0踩0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