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古人养生经书

2024-03-10 14:48:53

《古人养生经书》是一部关于古代养生保健知识和方法的经典文献,内容涉及中医养生、饮食调理、养生保健、内外功法等方面的知识。该书以古代智者对身体健康的理念和实践为基础,系统地总结了保健养生的经验和方法,成为研究古代医药养生的重要资料之一。《古人养生经书》对于促进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和养生方法的传承有着重要的价值。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古人养生经书》的研究和借鉴将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保健观念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助于促进当代养生理念的发展和健康方式的传承。

古人积累了丰富的养生保健经验,古人养生有哪些秘诀呢,不妨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下中国古代养生歌诀,欢迎大家的阅读!

中国古代养生歌诀

中国古代的医学与养生学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著作浩如烟海,影响深远,现在可以看到的文献资料中,有些是医学养生学的理论专著,有些是谈及这方面知识的野史笔记,基中有不少歌谣、诗词、诀语、格言等,把一些深奥的道理或精辟的见解用通俗、易懂、流畅、自然的韵文形式表述出来,便于记忆,也促使其更广泛地流传。此处把那些韵文姑且称之为"养生歌诀",选出一些生动的、有代表性的,加以介绍。

古代的养生歌诀主要有两类情况:其一是历代著名的医学家或达人名士关于养生之道的感想或体会,说出一些道理,给当时及后世人们以某种启发,具有较深的哲理性。其二是某些养生学家把某种具体的强身健体方法用歌诀的形式加以概括,别人听了或看了之后可以按照所述的方法去做,这就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这些歌诀同那些专论专著及资料文献一样,都是值得珍视的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中国古代的养生理论体系庞杂,儒家的修心养性观念虽居主导地位,但同时也掺入了佛家的绝欲和道家的无为等思想成份,这在不少歌诀中都有所反映。对古人的言论,不能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简单地加以否定,也不能不加分析地全部信从,而应当以历史的科学的眼光看待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予以批判地继承。关于古代养生歌诀,读者当自具慧眼,明辨是非,做到"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无名氏的《多少箴》

清代褚人获《坚瓠三集》卷二有一篇《多少箴》云:

少饮酒,多吃粥;

多茹菜,少食肉;

少开口,多闭目;

多梳头,少洗浴;

少群居,多独宿;

多收书,少积玉;

少取名,多忍辱;

多行善,少干禄;

便宜勿再往,好事不如没。

这首歌概括了前人关于养生的经验,提出了八多八少的原则。分析起来,不无道理。第一条讲少饮酒,第二条讲多吃蔬菜,这是古代养生学一贯主张的素食原则,兹不多论。第三条讲少开口,意思是多言伤气,且祸从口出,会招惹是非。多闭目是取"闭目养神"之意,使元气不外泄,心神不受扰,这当然有利于健康。第四条多梳头是因为梳齿摩擦头皮,有益于头发的保养,且可以提神醒脑,有助于思维;少洗浴是因为古代浴室简陋,缺乏必要的保暖设施,冷天洗浴容易受寒。这也是不少养生学家的主张。孙思邈的《千金方》中就有"不欲数数沐浴"的话,元代丘处机的《摄生消息论》也说:"冬月阳气在内,阴气在外,老人多有上热下寒之患,不宜沐浴。"用今天科学的观点来看,这一条值得商榷,如果浴室条件好,没有受寒的不利因素,多洗浴对促进肌肤与身体健康有利。第五条,古人不赞同群居,是因为群居时人员复杂,易于疾病传染,且多人同室呼吸,空气混浊。独宿有两重含义,一是有别于"群居",独居时能有一个清静的环境,二是有别于"夫妇同房",古人认为,夫妻同衾,难免煸起欲火,导致性生活无节制,损伤身体。第六条,多收书指读书可以明白道理,可以促进思维;少积玉指不要贪聚财物,防止骄奢淫逸对身心的危害。第七条多忍辱是古人修身养性的重要原财,意思是受辱时要有宽宏的肚量,不要因为激情而做出不冷静的事情以招致更大的祸患。少取名是指名高遭忌,不如不求闻达为稳便。第八条多行善是佛家与道家的一贯宗旨,其意义在于我与人为善,人人亦与我友好,从而造成有利于养生的人际环境。少干禄正是道家"无为"的主张,他们认为当官身心俱劳,而且官场复杂,仕途险恶,应酬多违心之事,轻者产生不愉快,重者引发祸端。尤其是年老多病时,应尽早解职归隐田园为上。比如白居易晚年时眼病严重,非常痛苦,他有诗说:"医师尽功先停酒,道侣争教早罢官",此语正符合这篇《多少箴》中所讲的第一、第八两条原则。全篇的末句说"便宜勿再往,好事不如没",把养生的要点归结到清心寡欲上来,可见古人讲养生之道,不仅注重养形,更是注重养心。

《多少箴》是古代养生歌诀中比较典型的一篇,因为它概括得相当全面,其它各种歌诀阐明的原则有不少与此相同。

延年益寿要诀《十寿歌》

《坚部补集》卷一还有一篇《十寿歌》

一要寿,横逆之来欢喜受;

二要寿,灵台密闭无情窦;

三要寿,艳舞娇歌屏左右;

四要寿,远离恩爱如仇寇;

五要寿,俭以保贫常守旧;

六要寿,平生莫遣双眉皱;

七要寿,浮名不与人争斗;

八要寿,对客忘言娱清昼;

九要寿,谨防坐卧风穿牖;

十要寿,断酒莫教滋味厚;

这里提出十项原则,作者认为做到这些,定可实现长寿,第一条和前一节《多少箴》中的"多忍辱道理相同,"横逆"指外界加于自身的侮辱或意外灾祸,对此应不急不气不惊不忙,"欢喜"是夸张的说法。古代有个成语为"唾面自干",意思是不讲理的人吐我脸上唾沫,我连擦也不肯擦,让它自己干了罢。第二、三、四条讲绝情欲、戒女色,这是古代养生学的常识。但是按现代科学观点来看,正常的有规律的夫妻性生活会对人的身心都能带来益处,只要不是"纵欲"就可以。第五条讲要勤俭、莫奢侈,第六条讲要乐观、莫忧愁,对养生当然都非常重要。第七条讲不与人争名,含保本务实之意,也符合清心寡欲之旨。第八条指与谈得来的客人闲话聊天,不知不觉度过了一整天,这是使人愉快的事。每逢这样的机会,人人都会感到心情特别好,身体也感到舒适。第九条说生活的起居要防风寒,第十条说戒酒及饮食要清淡,这是老生常谈,无须细说。

《十寿歌》讲的道理浅显易知,但要一一做到,对一般人来说恐怕也不是很容易的。

孙思邈的《四少歌》和《卫生歌》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被后人尊为:"药王",称为"真人"和"医圣",他不仅对医学有卓越的贡献,关于养生也有系统的理论。他的《四少歌》云:

口中言少,心中事少;

腹里食少,自然睡少;

依此四少,神仙可了。

这首歌流传很广,成为历代养生学家的座右铭。头两句,少说话,少想事,这很好理解。第三句是指吃饭要有节制,不要过量,以别吃得太饱为最好。这个观点是古代不少养生学家都提倡的。晋代张华的《博物志》就主张少食,他说;"所食愈少,心愈开,年愈益;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损。"这一点对老年人尤其重要。人上了年纪,胃肠的消化功能必然有所减弱,因此,为了顺应自然规律以尽天年,饮食清淡并适当少食,是非常必要的。第四句说睡少,意思是不必睡很长的时间,但要睡好,用现代的语言说就是要提高睡眼的质量。这样睡的时间虽短,但休息得却很充分。如果能做到四少,就自然是神仙,不需要再向渺茫虚无之处苦苦追求了。

孙思邈又有一首《卫生歌》云: 春寒莫使绵衣薄,

夏热汗多需换着。

秋冬衣冷渐加添,

莫待疾生才服药。

这首歌句句是明白通俗的实话,讲出了人人熟悉而又容易忽视的生活经验。孙真人主张顺其自然,适其感觉,天冷就要多穿衣服,热天出汗要勤换衣服,要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留心,注意预防,不要等生病了再去吃药。这个道理听起来使人感到亲切,像是老人对后辈的谆谆叮咛,今天的人们也应当记住这位古代医圣的苦口良言。

古代三叟的长寿诀

郑喧《昨非庵日篡》记述这么一个故事;古时候,某地农村有三个老叟都活过了100岁,可是他们的身体都很健康,还能参加体力劳动。有一天,一位客人看见三叟在田间锄草,非常惊奇,就上前拜问道:"三老如此健康长寿,有什么秘诀呢?"

一叟答道:

家中妻粗丑。

二叟答道:

量腹节所受。

三叟答道:

暮卧不覆首。

三位老人的回答都很有意思。

第一个说他长寿的诀窍是因为家中老婆长的丑陋,听起来可笑,实则颇有道理。

老婆难看可以减弱丈夫对房事的兴趣,从而节欲固精,因此长寿。

第二个说的节饮食,即是吃饭不可大饱之意,这与他人的经验相同。

第三个说老人的经验是夜里睡觉时不用被子蒙住头,这一点很少有人提到。细想一下,颇值得深思。

尽管天气较冷,睡觉时把头露在外面,可以保证呼吸到充份的清新空气,这当然有利健康。

而且,还可以锻炼头部对寒冷的耐受力,不容易感冒。

否则,蒙头酣睡,被中浊气熏蒸,怎么能不引发疾病呢?今天,有蒙头睡觉的坏习惯的人,应当从这位古代长寿老人的秘诀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苏东坡的四味药歌诀

宋代著名大文学家苏东坡善养生之术。《东坡志林》卷一载,有一次张鄂向他请教,求他给开一个药方,东坡说:"吾闻战国中有一方,吾服之有效,故以奉传。其药四味而已。"于是就提笔写下来,张某接过来一看,那四味药是:

无事以当贵,

早寝以当富。

安步以当车,

晚食以当肉。

张某恍然大悟,这四味药确非寻常药物可比,第一味药,说无事指没有那些杂七杂八的事,这样不至于费心劳神,岂不是可以抵得上世俗所认为的"贵"?第二是指早寝,人过中年,不宜熬夜,晚饭后早入梦乡,安享酣睡之乐,岂不是可以抵得上家财万贯的"富"?第三是指徐步而行,这对养生更是必要的。常言道:"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步行可使血脉通畅,心气和平,有利于消化系统的锻炼,又利于神经系统的充分休息,岂不是可以抵得上驷马高车?第四味药晚食是指到了真有饿感的时候再进食,未饥而食于养生不利。东坡对前三条都未加解释,而对这第四条作了说明:"夫已饥而食,蔬食有过于八珍,既饱之余,虽刍豢满前,唯恐其不持去也"。这和俗语所说"饿了香,饱了臭"的道理相同。饭吃得晚一些,这时饿感强烈,虽是粗食淡饭,也美香如肉。益寿延年药方,这两方面的贡献可使万世受用不尽。

无名氏的《坐忘铭》

郑暄的《昨非庵日篡》还记有一则《坐忘铭》,其文云:

常默元气不伤,

少思慧烛有光。

不怒百种和畅,

不恼心地清凉。

常默是指少言,不惹事,少思指静心,不伤神,前人屡有议论。第三、四两句主张不恼不怒对于养生亦关系重大,但一般人若见不善之举不怒、遇不平之事而不怒,怕不容易。所以养生学家常提到忍,包括忍辱、忍耻、忍气、忍欲等(后文还要详述),若能容世间难容之事,忍世间难忍之辱,自然能百神和畅、心地清凉。

这里,顺便介绍一则今人的"四不要诀",也饶有趣味。诀云:

说话不要吵,

吃饭不要饱。

走路不要跑,

遇事为要恼。

首句谓说话不要激动,要心平气和,次句即孙思邈少食之意,第三句与苏东坡的安步当车含义相同,第四句说遇事不恼正与《坐忘铭》的见解吻合。可见古人在养生的不少问题上,认识是相通的。

陈宪章的《忍字箴》 前节讲到养生贵在忍字,而忍最难,前人对此有不少深刻的议论。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明代著名思想家陈宪章的《忍字箴》:

七情之发,唯怒为遽,

众怒之加,唯忍为是。

当怒发炎,以忍水制,

忍之又忍,愈忍愈励。

过一百忍,为张公艺,

不乱大谋,乃其有济。

如其不忍,倾败立至。

小编精心整理的这篇内容:古人养生经书,如果你看到此处请一定要收藏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5)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4-03-10 16:04♂形同陌路♀[四川省网友]203.22.93.95
    古人的养生经书中蕴含着宝贵的养生经验,让我受益匪浅。
    顶36踩0
  2. 2024-03-10 15:49旺鑫再维[黑龙江省网友]203.2.64.125
    古人对养生的重视让我深感敬佩,他们的智慧超乎想象。
    顶4踩0
  3. 2024-03-10 15:34天意(拒聊)[台湾省网友]103.55.154.123
    古人的养生经书中蕴含着丰富的养生知识,让人受益匪浅。
    顶0踩0
  4. 2024-03-10 15:19青衫[甘肃省网友]203.22.242.51
    读古人的养生经书,深感古人的智慧,真是值得珍藏。
    顶10踩0
  5. 2024-03-10 15:04wxbjw[浙江省网友]219.82.41.233
    古人的养生智慧真是令人佩服,我们现代人可以多多借鉴。
    顶9踩0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