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中医养生保健:气虚应该怎么调养

2024-03-23 08:26:08
相关推荐

中医体质养生保健是指根据个体的体质特点,采用中医养生调理方法进行养护,使身体在平衡状态下保持健康。气虚是中医体质中常见的一种体类型,主要表现为气虚无力、容易疲劳、精神不振等症状。针对气虚体质,中医养生强调调整饮食结构,多食易于补气的食物如山药、枸杞等;适度进行气功、太极等运动来调理气机;定期进行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进行气血调理。同时,情绪调控也被视为重要的养生保健方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疲劳和压力。总之,针对气虚体质的养生方法需要综合运用中医养生保健的各项调理方法,全面调节身心,以达到保健养生的效果。

随着人们现在生活的提高,很多人对于很多的事情或者是生活上的要求也是都是越来越高。那么关于中医体质的养生气虚的时候应该怎么养生呢?具体应该要做些什么呢?接下来就和小编在中华养生文化中一起来往下看看吧!

临床特征

1、体特征:肌肉不健壮。2、常见表现:主项:平素语音低怯,气短懒言,肢体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象虚缓。副项:面色偏黄或白,目光少神,口淡,唇色少华,毛发不华,头晕,健忘,大便正常,或有便秘但不结硬,或大便不成形,便后仍觉未尽,小便正常或偏多。3、心理特征: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胆小不喜欢冒险。4、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寒邪、风邪、暑邪。

形成原因

遗传、长期过度用脑、重体力劳动者、运动员、大病未愈、减肥节食。

易患疾病

易患感冒、疲劳综合征、胃下垂、直肠脱垂、营养不良、贫血、神经性尿频、重症肌无力、过敏性鼻炎、低血压、慢性支气管炎等病倾向。

养生原则

饮食原则:细水长流、忌冷抑热

精神养生:忌多思虑、宜少运动

起居养生:谨避风寒、不要过劳

药物养生:四君益气、屏风固表

四季养生:春捂秋少冻、夏温冬平补

经络养生:中脘、神阙、气海

饮食

1、原则:补气养气,因肺主一身之气,肾藏元气,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故脾、胃、肺、肾皆当温补。

2、气虚体质者适宜常吃下列食品:粳米、牛肉、羊肉、狗肉、鸡肉、鲢鱼、鳝鱼、鳜鱼(桂鱼)、大枣、樱桃、葡萄、花生、山药、燕窝、人参(党参或太子参)、黄芪、紫河车;此外,还宜食用:糯米、粟米、玉米、青稞、番薯、南瓜、白扁豆、黄豆、牛肚、乌骨鸡、鹅肉、兔肉、鹌鹑、青鱼、鱿鱼、章鱼、熟菱、海松子、胡萝卜、豆腐、豆浆、马铃薯、香蕈、草菇、平菇、蜂王浆、红糖、白木耳、白术、甘草等。

3、气虚体质者忌食:山楂、佛手、槟榔、大蒜、苤蓝、萝卜缨、芫荽(香菜)、芜菁(大头菜)、胡椒、荜拨、紫苏叶、薄荷、荷叶;少食:荞麦、柚子、柑橘、金橘、金橘饼、橙子、荸荠、生萝卜、地骷髅、芥菜、薤白、君达菜、砂仁、菊花及烟酒。不宜多食生冷苦寒、辛辣燥热等食物,饮食不宜选用过于滋腻、难消化的食品,宜选用补气药膳缓缓调补,但禁滥补,以免产生“虚不受补”的现象。

运动

1、适合方法

气有能量、功能之意,气虚质即能量不足与功能减退,因此其锻炼方法当以增强体内之气为主,内养气功正为此而设,气功讲究调息、调神、调身的配合,形神合一,形、气、神并练,从而达到强筋骨、和脏腑、充气血,通经络的作用,从而有效地改善气虚状态。而一些柔中含刚的以内养为主的传统健身法如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五禽戏、形意拳等亦有同样作用。这些锻炼一般都有调息要求,有利于养气、补气,改善整体。

若从现代运动项目看,则有氧代谢运动是气虚质的较佳选择,这种运动中氧气能充分酵解体内的糖分,还可消耗体内脂肪,增强和改善心肺功能,常见的项目有:步行、慢跑、缓步登山、滑冰、游泳、骑自行车、健身舞等。

小结:在气虚体质的人需要特别注意饮食,可以多吃一些像是比较补的肉类,又或者是蔬菜,但是尽量的挑选哪些比较补的,因为这个时候你的身体是比较的缺乏这些。还有尽量的进行一些运动,增强体质。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3)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4-04-04 08:26夏之江南[河南省网友]103.56.218.73
    对于气虚中医养生保健提供了很多有效调养建议需要持以恒。
    顶2踩0
  2. 2024-03-31 08:26歪脖树[重庆市网友]202.165.245.193
    我觉得中医养生保健对气虚有很好调养方法可以试试。
    顶8踩0
  3. 2024-03-27 08:26俱往矣[安徽省网友]103.4.184.61
    气虚调养方法很重要中医养生保健可以帮助很多人提高气虚问题。
    顶0踩0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