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2024白露节气养生

2024-03-11 22:13:56

白露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标志着秋季的正式开始。白露节气养生注重调养阴阳,顺应自然界的变化。在此时,宜多食用滋阴润燥的食物,如梨、银耳、芝麻等,可以润肺清肠,帮助人们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同时,白露节气还是秋季感冒多发的时节,因此要加强锻炼、保持室内外的通风,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此外,白露时节还适宜进行一些运动,如晨间慢跑、夜间散步等,有助于舒缓压力,增强体质。总之,白露节气的养生关键在于调整饮食、保持适度运动和增强抵抗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秋季的变化。

养生的话题是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下面YJBYS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篇“白露节气养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白露如何养生

鲫鱼红糖甜杏汤

原料:鲫鱼1条(约500克),甜杏仁12克,红糖适量。

制作:先将鲫鱼去掉鳞、腮,剖除内脏洗干净,切成几块,将鲫鱼与杏仁、红糖一并熬汤,鱼熟后即可饮汤食鱼(可稍拌酱油)。

用法:食鱼喝汤,适量。

功效:益气健脾、滋阴理肺。

应用:慢性支气管炎,症属气阴亏虚型,症见形体消瘦、倦怠乏力、咳嗽痰多、气短声低喘促、咳剧或痰中夹有少量血丝者。 贝母甲鱼

原料:活甲鱼1只(约500~1000克),川贝母5克,料酒、细葱、花椒粉、味精、精盐各适量。

制作:先将甲鱼放人温热水中,使其排尽尿,然后剁去头,剖除内脏,清洗干净。将甲鱼放入蒸钵中,加水适量,放人贝母、料酒、花椒粉、细葱、味精、精盐,以武火蒸熟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适量。

功效:滋阴补肺、化痰止咳。

应用:阴虚所致久咳痰多、气短喘促、夜卧盗汗、心烦口渴、低热不退等。

大枣乌梅汤

原料:大枣20克,乌梅20克,冰糖适量。

制作:将大枣、乌梅洗干净,人沙锅加水适量,文火煎取浓汁,兑入冰糖溶化即成。

功效:滋阴、益气、敛汗。

应用:阴津亏虚所致的烦热口渴、气短神疲、盗汗不止等。

猪肺虫草汤

原料:猪肺250克,冬虫夏草15克,精盐、味精各适量。

制作:先将猪肺除去血污,清洗干净,切成小块。将猪肺与冬虫夏草同入沙锅,加水适量炖汤,待猪肺熟烂后,加入少许精盐、味精调味,饮汤食肺。

用法:佐餐食用,适量。

功效:补肺肾、止咳喘。

应用:肺肾气虚、气阴两虚所致的久咳干咳、胸痛咯血、气短喘促、不相接续、动则尤甚、声音低怯、腰膝酸软、尿随咳出,以及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癌咳喘咯血而属肺肾两虚者。

白露节气养生之道

适当盖被

秋天到了“白露”之后还有可能出现天热的迹象,很多人喜欢睡觉的时候“踢被子”,这样会对身体造成一些伤害,尤其在凌晨3到5点是人体阴极阳生的关键时刻,此时身体进入“阳入于阴”,外界的寒气很可能乘虚而入,鼻塞、痰饮、咳嗽、心肌无力等心肺疾病会因此而生。

对于年轻人更是这样,怕热好动,睡眠时前半夜往往会怕热踢被子,后半夜又因天气变凉光着身子而着凉生病,因此挑选一个适当的被子防止在秋季受寒也很重要。

薄衣御寒

秋冬之后,天气变凉,人的毛孔要闭起来预防着凉,如果过早就把厚衣服穿上了,毛孔就会因为受热而开放,突然降温带来的寒气就容易透过毛孔伤人。

所以我国很早以前就有“薄衣御寒”养生法,明确指出“薄衣之法,当从秋习之”。

也就是说指秋天不要太快地添加衣服。

这样,就避免了多穿衣服产生的身热汗出,汗液蒸发、阴津伤耗、阳气外泄,顺应了秋天阴精内蓄、阳气内守的养生需要。

起居养生

露过后,雨水逐渐变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这时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秋风劲急,气候干燥。人们起居调摄应该与气候变化相适应,以免秋天肃杀之气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早睡早起

秋天阳气由疏泄转向收敛、闭藏,早睡以敛肺气,顺应阳气之收;另外,适当早起做一些晨练,既可以呼吸清新空气,促进新陈代谢,又有益于锻炼肢体功能,有助于身体健康。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秋三月……早睡早起,与鸡俱兴……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早起可以让肺气得到舒展,以防止收敛太过。调查显示,脑血栓等缺血性疾病在秋季发病率较高,发病时间多在长时间睡眠的后期。

秋季早睡,以养心血,秋季早起,可减少或缩短血栓形成的机会,对预防脑血栓发病有一定意义。


更多

小编精心整理的这篇内容:2024白露节气养生,如果你看到此处请一定要收藏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4-03-11 22:27夜落花台﹌雨份飛″[福建省网友]202.14.136.13
    白露时节,正是调理身体的关键时期,要多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注意休息,预防秋季疾病!
    顶22踩0
  2. 2024-03-11 22:20只身空城谁恋伊人笑[国外网友]58.41.121.165
    2024白露节气养生,正好是时候调整饮食和作息习惯,保持身体健康!
    顶5踩0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