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清明:养生防病的最佳时机

2024-03-23 16:22:12
相关推荐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一个养生防病的好时节。随着气温回升,春意盎然,人们开始迎来春季养生的最佳时机。在清明时节,天气渐暖,适宜出行郊游,户外健身,享受大自然的清新空气,调整心情,促进身心健康。同时,清明时节蔬菜水果丰收,人们可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增加维生素摄入,提高免疫力,预防春季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此外,清明正值春季养生养生的时节,可进行适量的户外运动,参与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动,如散步、登山等,增强体魄,促进血液循环。因此,清明节是一个适合养生防病的好时节,也是让身心放松,迎接春天的绝佳时机。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人们对清明时节的固有印象多停留在古诗《清明》之中,充斥着淡淡的忧伤。在这个特殊的时节,扫墓也成为了一项非常有意义的传统习俗,可你知道扫墓和清明节其实并无关系吗?

冷知识:你知道最初的清明节

与扫墓无关吗?

周朝开始到秦汉年间,人们根据太阳的周年运动轨迹,确立了二十四节气。其中清明时节,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而最初的清明节,与扫墓并无关系。

其实在唐朝之前,很多人都是在清明前后的日子扫墓的,并无固定的时间。直到唐朝后,清明节扫墓才形成了传统,延续至今。

清明不只祭祖

养生三“清”更重要!

清明除了是祭祀先人的重要日子外,这还是养生的绝佳时机。每个节气都有不同的养生重点,清明节的养生重点是什么呢?清明养生,重在一个“清”字。清明养生如何“清”?

1

清肝气

四月还是春天,一直有“春季养肝”的说法。但清明时节养肝切不可对肝脏进补,反而要清肝气。因为,清明是人之阳气生发的时段,体内肝气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如果肝气过旺,影响脾胃,还可造成情绪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此时,选择具有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功效的菊花茶饮用,不但可以养肝利胆、疏通经脉,还可借此将一个冬季积存在体内的寒邪散发。

2

清肺气

清明节气是流感等传染性疾病高发时期,要注意养肺,清肺气。不妨多到室外、到公园、到河边走走,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并适当运动,面对松树柏树做深呼吸,给自己的肺脏换换气,有益身体健康。

3

清心气

清明前后,天气忽冷忽热、阴晴不定,再加上清明扫墓容易使人悲伤、心情不好、情绪低落,最终造成心气不顺。容易引发心脑血管、抑郁、焦虑等精神疾患。所以清明时期要注重清心气。

清明养生重点:

这三种疾病不得不防!

1

防情绪激动

清明节是对亲人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但同时也要注意,切忌过度悲伤。“百病生于气也,悲则气消,思则气结。”意思是说悲伤过度会耗散人体的气;思虑过度,会使气处于郁结状态。悲伤忧思过度,或持续时间过长,都会使气血运行紊乱失常,导致气滞血瘀,容易引发各种疾病。

2

防风湿类疾病

清明前后,温差较大,膝关节对冷空气刺激较为敏感,遭受冷空气侵袭以后,关节局部容易出现麻木、酸痛等症状,久而久之,容易发生风湿性关节炎。

3

防心脑血管疾病

春季本来就是各种疾病复发的季节,再加上清明时节,人们祭奠、追忆亲人,此时情绪的波动会直接影响血压,影响心脏供血,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复发。所以,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时刻监控血压的变化,一旦发病,及时采取急救措施。

转自:御玺堂

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和建议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4-04-02 16:22心神[北京市网友]203.190.106.32
    清明节不仅是向祖表达哀思间更是我们重视生命健康刻希望每个人能够珍惜刻保持健康、快乐状态。
    顶7踩0
  2. 2024-03-28 16:22朱槿 Rosa °[辽宁省网友]175.31.77.84
    清明节正是养生防病大好机不妨趁机会让自己放切烦恼享受清清爽爽清明假期吧!
    顶0踩0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