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自然之道养身:百物养生+莫先口齿 --- 活人书

2024-03-23 15:25:30

口牙喉自我养生康复法

肾气衰,发堕齿槁。——《黄帝内经·素问》

口唇者,脾之官也。——《黄帝内经·素问》

牙齿是肾的花朵。肾气虚衰,则牙齿脱落。

牙齿得养,可以强肾固精,平衡阴阳,疏通气血。

口唇是脾的官吏。观察口唇,可以看出脾健康与否。

口唇得养,则唇红润泽;若气血亏虚,则唇色苍?白,或萎黄无光。

孩童时的“怪怪表情”不能丢

记得有次在北京乘地铁,坐在我旁边的是一位看上去25岁左右的女孩。她面色红润、皮肤光滑,是很多女孩子都羡慕的那种肌肤。不一会儿,我发现她的两腮竟像小孩子一样鼓起凹下、凹下鼓起,我心想:“还真是童心未泯呀!”

她不停地重复这个动作。我突然明白——她是在做“鼓腮运动”呢!中医认为,鼓腮运动可增加面部气血循行,这样坚持数月后,脸部的颜色自然会好看起来。我想,这位女性的肌肤如此细嫩,应该是受益于她的鼓腮锻炼。下车的时候,我看到她领着自己的女儿,女儿看上去有十几岁的模样,原来她早就做妈妈,已经不再年轻了。

鼓腮的方法

看到这里,肯定有很多朋友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鼓腮的方法。那现在就跟我一起做吧!首先嘴巴紧闭,慢慢地向外吹气,同时,腮部慢慢鼓起。坚持大约10秒钟后,收缩腮部,让两侧腮部完全塌平。然后继续重复这套动作,每次10分钟左右,每天可坚持2~3次。

这个动作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无论工作中还是乘车路上都可进行。鼓腮运动尤其适合中老年人和脸部较瘦的人。中老年人通过腮部锻炼,可让面部气血充足、面色红润,让自己更年轻。脸部较瘦的人经常做鼓腮运动,可使脸部皮肤看上去比较圆润,达到让腮部饱满的目的。

鼓腮运动时,你会发现口腔里的唾液增多,不知不觉中你就把它咽下去了。咽津这个动作有助肠胃的消化,无形中也增强了你的肠胃吸收功能。

鼓腮运动还与我们平时漱口的动作有很大关系。平时漱口时,为了彻底清洁口腔,很多人习惯用舌头上下左右来回转动,或者仰起头来,使水接近喉咙。其实,这样做的效果并不会很好,漱口时最好加入鼓腮动作。

漱口的正确方法

每次含10~15毫升的清水,紧闭嘴巴,做鼓腮运动。通过这一动作,清水可以有力地到达口腔各个部位,有效冲刷后,把水吐出,反复几次就可使口腔干净。

小时候,鼓腮是很多孩子们都爱玩的搞怪表情,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开始把它遗忘。在这里我要重新唤醒大家的记忆,没事的时候就练一练儿时的鼓腮动作,这不仅可以让你忆起美妙的童年,而且你的身体也会在鼓腮中日渐健壮起来!

咽津法——存一分阴津,则得一分生命

我认识一个做销售的朋友,真可谓“工作狂人”,工作起来不分时间和地点。长时间下来,事业有了,生活好了,可身体却垮了。他的肾出了毛病,晚上夜尿多,经常腰酸背痛,而且胃也不好,总是腹胀、消化不良。

有一次,我无意中和他相遇,就决定到一家餐馆中聚聚,我特意点了他最爱吃的两道菜,可是我发现,即使面对自己的“最爱”,他也没动几次筷子。我问:“治疗过吗?”他说:“当然治过,只是效果不怎么好,吃药的时候感觉好了一些,药一停就又不行了!”

我想了一会儿,对他说:

“这顿饭你就敞开肚子吃吧!饭后我教你一种方法,保你不会消化不良。长期坚持下去,肯定还会缓解你的肾病。”

看我给他下保证,他就大胆地吃起来。饭后,我告诉他咽津养生法。他说:“就这么简单吗?”我点头。他说:“你要是拿我开玩笑,可就不够朋友了!”我笑道:“你试过之后,再质疑我也不晚呀。”

那顿饭之后,我们就没怎么联系。前些天,我突然接到他的电话:

“大姐,太感谢你了!从那次吃过饭,我每天都坚持咽津法,几个月下来,我吃饭的胃口大了很多,夜尿多的症状也好了不少!”

什么是咽津养生法呢?

通俗的说法就是吞咽唾液。古人称唾液为“醴液”“华池”“玉泉”“琼浆”等。《黄帝内经?》记载,在静心呼吸的情况下“吞津”,每日数十次,可祛病,还可养肾。

中医认为,唾为肾之液,属“阴津”,存得一分阴津,则得一分生命。舌心中为“聚泉穴”,唾液在吞咽过程中,刺激该穴,可以清散风热、祛邪开窍。古代养生家们认为咽津

“令人躯体光泽,津润力壮,有颜色,让人长生不老”,

确实如此,把口中的唾液吞咽下去,可使人长寿健康。

咽津养生法很简单

早上起床后洗漱干净,排空大小便。面朝空气流通之处,春、夏、秋、冬四季分别对应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手掌重叠贴放在肚脐处。全身放松,用腹式呼吸法呼吸。准备工作做足了,然后就可开始用舌搅动口齿,舌要伸出齿外,但须在唇内。舌先绕齿上下搅动,再左右搅动,各36次。搅动时,用力要柔和,待津液满口后鼓腮含漱36次,然后分三小口咽下。稍待片刻后,用双掌揉脐,顺、逆时针各3圈。

咽津养生法男女老少皆宜,是一种最廉价的养生法。上述动作每天可坚持1~2次,每次重复三遍。清晨、午休、夜晚睡前都可做这套动作,长久坚持下去,可以“润五脏、悦肌肤”。

唾液从口腔壁生成后,经舌根、咽喉、肺转入肝脏,进入肾经,贮于丹田,之后再化津还丹,于是形成精气。这个过程可和脾健胃,润泽五脏肌肤,养肾补元,还可补益脑髓。人体自有大药,唾液就是我们体内的“自助药房”,廉价、简单、有效,只要你早一天“咽津”,就会早一天健康。

闭天门——咬牙切齿也养生

我认识一位病人,几年前得过一次脑中风,只是病症比较轻,治疗得也比较及时,所以没留下什么后遗症,算是很幸运的了。但自从病好后,他就到处问医,想知道如何才能防治脑中风?也不知他如何打听到我的,一次在我家楼下碰到了他。他说他是特意在那里等我的,知道我懂养生的知识,就想让我给他出个方子。我听他把病症讲了一遍,想到一个比较简单的办法——闭天门。

我对他说:

“你每天早晚紧闭双唇,屏气咬牙,把整口的牙齿上下紧紧合拢,然后一紧一松地咬牙切齿,咬紧时需加倍用力,松劲时牙齿也不要分开。就这样紧紧松松十几次,对你的病有很大的帮助。”

老人问:“就这样?管用吗?”我说:

“这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你平时要结合其他活动一起锻炼,比如散步、做操、打太极、跳舞等,不用吃任何药物就会让你脑中风的症状减缓或者消失。但是你一定要坚持,半途而废是不会取得好效果的。”

老人按照我说的方法坚持做了,同时加以药物的治疗,几年过去了,他的脑中风再也没发作过。

闭天门时,头部、面部、颈部的肌肉和血管处于一收一舒的运动之中,这就加速了血液循环,从而使脑部开始硬化的血管逐渐恢复弹性。血液循环加快,氧气就会充足起来,即可消除因缺氧造成的眩晕。长期坚持,会使脑动脉保持很好的活力,这种方法对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都适用。

古人认为“上牙是天,下牙是地”,当我们闭天门的时候,就会让上门牙和下门牙紧紧咬合,所以这个动作也被古人叫做“天地相合”。练习这个养生法,不仅可以通过上下门牙的咬合端正容貌,还可以把阳气提升到头部,从而让“真阳聚顶”,补充人体阳气。另外,中医认为“肾司二便”,而咬牙切齿具有补肾功效,所以在解大小便时,可以闭天门。不要说话,舌顶上颚,自然呼吸。有些男士喜欢大小便时抽烟,这是万万不可的,容易造成精气外泄。解毕后要放松,深深地呼出一口气,排除体内所剩浊气。此法不仅生津益肾,保存元气,通调二便,还可防治牙病。闭天门还可缓解紧张情绪,改善视力,增强性功能。

闭天门对脸型较小的男士来说,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对着镜子做一下闭天门的动作,你是不是发现自己的下颌长了一些,方了一些呢?长期这样做,你的下颌就会改变,这会让你的下颌变得略宽,看上去更英气。

有口臭不要怕,生姜片是最好的香口方

记得有次,我随团出游,团里有一个长得很漂亮的小姑娘,因为长得好看,一上车就有男士和她搭话,可奇怪的是,每一个和他搭话的男士只和她说几句话就走开了。

汽车行至崎岖的山路时,非常颠簸,我放在座位旁的矿泉水,顺势滚到小姑娘的座位旁。她连忙帮我捡起来,伸手递给我,我边接水边说:“谢谢!”她微笑着说:“不用谢!”与此同时,我闻到一股难闻的口臭。

当时我立即明白,她为什么会受男士冷落了——因为严重的口臭。我决定帮一帮这个小美女。等到达目的地,一切安顿好以后,我找到这个女孩,说明自己的来意,女孩有些尴尬,但是她通情达理,知道我是要帮她,很配合我。

我观察了一下她的舌苔,是厚厚的白苔。我对她说:

“你体内的寒气太重,口臭就是寒气在做怪,你最需要做的就是暖胃。”

女孩听得一头雾水,她不知道什么是寒气,我也没给她解释太多,只是告诉她:

“你需要每天喝一些姜水,或者每天早上嘴里含几片生姜片,暖暖你的胃,口气就会消失了。”

第二天参观景点时,我远远看到一个男孩正和她说话,她好像很自信的样子。下午回到旅馆,她告诉我自己喝了生姜水,又含了生姜片,非常管用,今天玩得非常开心。

《本草纲目》中记载,生姜

“味辛,性温,无毒,久服去臭气,通神明”,

它的液可去除口臭、狐臭等。中医认为,引起口臭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胃寒,伸出舌头,如果你发现自己的舌苔是厚厚的白苔,就表明你是胃寒。而生姜性温,它的药效可入肺经、胃经、脾经,因此能帮你暖胃,驱赶你体内的寒,于是也就可以帮你解决口臭的难题。

由于生姜片比姜水易得,因此多数人都会选择口含生姜片。步骤很简单,只需把买来的姜洗净,切片就可以了。口含生姜片一般在5分钟左右,之后你可以直接吐掉或嚼烂后吞下。

早上出门时含上一块姜,会让你拥有一天的清新口气,让你自信又健康。

有的朋友喜欢喝生姜水,这也可以自己制作。把新鲜的姜放入榨汁机里榨汁,每次喝的时候加入适量的水就可以了。你也可以把姜切片,放入锅中直接加水煮开。需要注意的是,你必须戒掉寒凉之物,给身体提供一个温暖的环境。

如果你的舌苔发黄,表明你不是寒气所致的口臭,而是属于胃热型的口臭。这个时候,就不能用口含生姜片的方法来治疗了,而是应该多喝点萝卜汁,把体内的热气清除,这样口臭也就自然消失了。

叩齿法——早晚磕磕牙,健壮如骏马

有年暑假,小侄子来我家小住了一段时间。一天,我发现他好像在嚼什么东西,嘴一动一动的,但是仔细看看,嘴里什么也没有。我就奇怪地问侄子:“贝贝,你在干嘛呢?”小侄子说:“豆豆看我有蛀牙,就教给我这个方法,他说这样可以让我的牙齿更坚固、更健康。他还让我多吃冰块,姑姑你看豆豆说的对吗?”经贝贝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中医上有一种养生法叫做叩天钟,也叫叩齿,这种方法可以达到坚固牙齿、不生牙病的目的。

豆豆是赵大爷家的孙子,因为小侄子总是跑到楼下去玩,就认识了他,两人天天一起玩耍。后来我故意去赵大爷家串门,去的时候,正好碰见他拿着一个大苹果啃呢。我说:“赵大爷,你的牙口可真好!”赵大爷笑着说:“哈哈,我每天早晚都叩齿,牙齿当然倍儿棒!”小孩子喜欢模仿大人的动作,所以豆豆和贝贝就从赵大爷那里学来了这一招。

“百物养生,莫先口齿”,如果能够长期坚持叩齿法,可以让你活到80岁的时候,还拥有一口健康的牙齿。有民谚说:

“朝暮叩齿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

《修齿要旨》中也说:

“每晨醒时,叩齿三十六遍,可使人长寿。”

中医认为,牙齿与肾脏有着密切的关系。“肾主骨,齿为骨之余”,意思是肾脏能促进骨骼生长、骨髓生成。如果你牙齿松动,很有可能是因为肾气虚衰或气血不足。每天早晚叩齿,可以使全身经?络畅通,同时也可强肾固精。

叩齿的方法非常简单:

先全身放松,嘴唇微闭,空口咬牙36次。要保持一定的节奏,轻重交替。早晚各做一次。

明代医家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中记载了他亲自实践的叩齿经验:

“古有晨昏叩齿之说,虽亦可行,然而谷谷震动,终非尽善之道。余每因劳因酒,亦尝觉齿有浮突之意,则轻轻咬实,务令渐咬渐齐,或日行一二次,或二三次,而根自固矣。”

张介宾的亲身经验告诉我们要根据自己牙齿的健康状况,确定叩齿的强度。叩齿时,频率不能太快,而且强度也要适中,尤其是中老年人,如果叩齿的频率太高、强度太大,不但养护不了牙齿,反而会对牙齿造成损伤。

如果你在饭后练习叩齿,一定要将口腔内的食物残渣清除干净之后再开始,否则会加快牙齿的磨损。还有,叩齿是一种见效缓慢的养生法,只有长久坚持才会有效。在叩齿的同时,可结合咽津的方法,效果会更加明显。

本文摘自《活人书: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

小编精心整理的这篇内容:自然之道养身:百物养生+莫先口齿 --- 活人书,如果你看到此处请一定要收藏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